[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子蒸馏的高效酯化反应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8009.X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车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丽平 |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J19/18;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余江 |
| 地址: | 61420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子 蒸馏 高效 酯化 反应 | ||
本发明涉及酯化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分子蒸馏的高效酯化反应釜,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反应釜本体,且支撑台的一侧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撑台的前侧固定有沉淀式过滤机构,且支撑台的前侧位于沉淀式过滤机构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收集筒,所述沉淀式过滤机构与收集筒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高效节能,多级搅拌机构通过电机以及利用液体流动实现多级搅拌,搅拌更加全面,且具有能耗低的特点,提高了搅拌效果,促进了反应效率,沉淀式过滤机构可以实现边过滤边收集的效果,缩短了沉淀过滤的时长,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酯化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分子蒸馏的高效酯化反应釜。
背景技术
酯化反应釜,是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但是传统的酯化反应釜混配方式单一,搅拌效果差,同时在过滤环境存在薄弱,进而影响了过滤效果和工作进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子蒸馏的高效酯化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子蒸馏的高效酯化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分子蒸馏的高效酯化反应釜,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反应釜本体,且支撑台的一侧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撑台的前侧固定有沉淀式过滤机构,且支撑台的前侧位于沉淀式过滤机构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收集筒,所述沉淀式过滤机构与收集筒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且沉淀式过滤机构的进液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贯穿支撑台与反应釜本体相连通,且抽水管的中段连接有水流调节阀,所述抽水管与反应釜本体的连接处安装有抽水泵,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多级搅拌机构,且反应釜本体的上方嵌入连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一端连接有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导水管,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有纯水箱,所述纯水箱的上表面与导水管的出水端相连接,且纯水箱的底部连接有与反应釜本体相连通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中段连接有阀门。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级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反应釜本体上表面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端贯穿反应釜本体延伸至其内部并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通过轴承架与反应釜本体的内部底端转动相连,且转杆的上端套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转杆的下段套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对应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处均固定有盘体,所述盘体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对称焊接固定有搅拌叶,所述盘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盘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水轮,所述水轮上端的旋转轴贯穿盘体与转轴底端相连。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冷凝筒,所述冷凝筒的两端均嵌入设置有分别与蒸汽管和导水管一一相连的管道连接头,且冷凝筒的内部设置有连通两个所述管道连接头的换热腔,所述冷凝筒的内壁与换热腔的之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筒体,且冷凝筒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冷凝筒的一端上表面嵌入设置有与散热腔连通的散热扇,所述第二筒体与换热腔之间形成冷水腔,所述冷凝筒的下方位于一端位置处嵌入设置有与冷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且冷凝筒的下方位于另一端位置处嵌入设置有同样与冷水腔相连通的出水口。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筒远离蒸汽管的一端且对应散热腔的位置处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若干散热孔呈环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式过滤机构包括呈球形结构的沉淀容器,所述沉淀容器通过固定环安装于支撑台的前侧,且沉淀容器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与抽水管相连的初滤装置,所述沉淀容器的内部设置有与初滤装置底端相连通的集水盒,所述集水盒的外侧等间距连通设置有与沉淀容器内壁相贴合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出水端与缺口的贴合处开设有缺口,所述沉淀容器的一侧开设有与溢流管相连的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丽平,未经车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省料复合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兆瓦级径向透平膨胀机可调喷嘴叶片的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