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间壁及安装拆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7940.6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7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夏东伟;禹红杰;董婷婷;隋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司机 间壁 安装 拆卸 方法 | ||
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间壁,包括客室侧间壁组成、司机室侧间壁组成、司机室间壁门、客室侧间壁顶板组成、司机室侧间壁顶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客室侧间壁组成和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两侧均与司机室内装侧墙之间为插接结构;客室侧间壁组成和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与各自的间壁顶板组成在纵向中心线位置实现上下两处连接,其中,上部的连接均通过安装横梁用螺栓紧固件固定,安装横梁与连接在车顶滑槽上的连接件相连;本发明安装便捷,拆除方便,省时省力,且可现车进行,拆除后现车即可修复原司机室间壁安装位置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司机室间壁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驾驶车辆的可灵活拆卸的司机室间壁及安装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全自动驾驶车辆在车辆运营之初,为保证车辆正常运行,需要配置司机,并为司机提供独有的空间,配置司机室间壁结构,司机室间壁结构多是无法现车拆除的“死间壁”。在后期实现全自动驾驶后,要保证司机室区域的通透性,需要拆除司机室间壁。拆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受到车上空间的限制,拆除工程艰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现车拆卸的司机室间壁,在不需要大量拆除车辆其它设备的情况下,方便快捷的拆除司机室间壁,且现车方便恢复周圈环境,保证司机室区域的通透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间壁的安装拆卸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间壁,包括客室侧间壁组成、司机室侧间壁组成、司机室间壁门、客室侧间壁顶板组成、司机室侧间壁顶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客室侧间壁组成和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两侧均与司机室内装侧墙之间为插接结构;客室侧间壁组成和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与各自的间壁顶板组成在纵向中心线位置实现上下两处连接,其中,上部的连接均通过安装横梁用螺栓紧固件固定,安装横梁与连接在车顶滑槽上的连接件相连,下部的连接均通过间壁翻边用螺钉连接固定;客室侧间壁组成和司机室侧间壁组成的上部靠近两侧的位置与司机室车顶滑槽借助直角安装角铝用螺栓连接;客室侧间壁组成及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与地板接口通过中间件及螺钉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客室侧间壁组成与司机室内装侧墙之间的插接结构是在司机室内装侧墙上连接一插接直角铝板,与插接直角铝板相对称设一直角挡缝板,客室侧间壁组成两侧连接端加工有水平平行的三个间隔且凸出于连接端端面的插板,插接直角铝板和直角挡缝板的其中一个直角边分别与司机室内装侧墙相贴合,另一直角边分别同时与客室侧间壁组成两侧的三个间隔且凸出的插板形成的插槽插接,安装拆卸方便,定位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件是由两个相对互连的L型可调整角钢构成,两个L型可调整角钢通过上面开的连接孔实现高度调整,上面的L型可调整角钢的横边通过螺栓坚固件与车顶滑槽,下面的L型可调整角钢的横边与安装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间壁翻边是在客室侧间壁组成和司机室侧间壁组成的加强骨架横梁上预埋螺套及用螺钉固定的角铝,角铝上焊接螺纹块,各自顶板组成在螺纹块对应位置开通过孔,用螺钉将各自顶板组成下部与客室侧间壁组成和司机室侧间壁组成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客室侧间壁组成与地板接口的连接方式是在客室侧间壁组成上连接一角铁,角铁的一面与地板贴合,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角铁的另一面与客室侧间壁组成贴合,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与地板接口的连接方式是在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下面自带一方形管材,方形管材的底部延伸出一块连接板材,通过连接板材用螺钉与地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与司机室内装侧墙之间的插接结构是在司机室内装侧墙上安装一侧墙插接角铝,侧墙插接角铝与连接客室侧间壁组成的插接直角铝板相对设置,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两侧连接端加工有水平平行的三个间隔且凸出于连接端端面的插板,侧墙插接角铝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司机室内装侧墙相贴合,另一直角边与司机室侧间壁组成两侧的三个间隔且凸出的插板形成的插槽插接,三个插板形成两个插槽,便于根据需求调整空间大小,拆卸方便,定位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罗茨泵
- 下一篇:用于训练或再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地面真值数据的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