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7748.7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6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锋;贾海峰;朱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运盛特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34;B65G53/52;B65G69/20;B65G69/12;B62D63/04;F25D17/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胡振宇 |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物料 吸排车用吸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包括车厢,所述吸料管的外表面且位于车厢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的顶部连通有循环输气管,所述冷却水套的背面连通有循环输水管,所述车厢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循环冷却箱,所述循环输气管与循环输水管的后端均与循环冷却箱的正面连通,本发明涉及吸料设备技术领域。该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通过冷却水套、循环输气管和循环输水管的设置,使得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可以通过循环输气管和循环输水管配合循环泵对冷却水套内的冷却水进行循环环流,散热翅片与风机装置的设置,使得循环输气管和循环输水管内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翅片配合风机装置进行挥散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温物料吸排车广泛应用于钢铁、火力发电等领域,高温物料吸排车是将常温粉尘类物料从容器或散落地进行真空负压气力收集,通过车载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把收集到的物料排放到其他容器中的装置,高温物料吸排车是实现粉尘的远距离搬运和再利用的设备。但由于炼铁、炼钢厂除尘灰等温度达100℃以上,炼钢厂的烧结灰温度有时能达到600℃,一般的物料吸排车无法适应此种高温。
现有的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吸料管要长时间要与高温物料相接触,吸料管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且吸料管吸入的高温物料与吸排车车厢相接触,容易造成吸排车排料装置与车厢内部高温受损,同时吸料管吸取物料时,不能对物料与大型废屑进行过滤分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吸料管的使用寿命受损,同时高温物料吸排车不能对物料与大型废屑进行过滤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右侧连通有吸料管,所述车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械箱,所述机械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右侧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右端依次贯穿机械箱和车厢并延伸至车厢的内部,所述吸料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吸料管的左端贯穿车厢并延伸至车厢的内部,所述吸料管的外表面且位于车厢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的顶部连通有循环输气管,所述冷却水套的背面连通有循环输水管,所述车厢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循环冷却箱,所述循环输气管与循环输水管的后端均与循环冷却箱的正面连通,所述循环输气管与循环输水管的后端均贯穿循环冷却箱并延伸至循环冷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输气管与循环输水管的外表面且位于循环冷却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循环冷却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机装置,所述循环冷却箱内腔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风槽。
优选的,所述循环冷却箱内腔的底部且位于风机装置的右方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左侧与循环输水管的右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循环泵的右侧与循环输气管的左端连通,所述车厢的顶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车厢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管道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座的顶部与冷却水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粗料过滤罩。
优选的,所述过滤盒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贯穿开设有排屑槽,所述过滤盒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细料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吸料管的右端贯穿过滤盒并延伸至过滤盒的内部,所述吸料管的右端与细料过滤层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机械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维修箱门。
优选的,所述抽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阀,所述吸料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料阀。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物料吸排车用吸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运盛特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运盛特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