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发放方法及其装置、页面展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97610.7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9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盛麟;黎文杰;刘禹彤;张嘉伟;班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淇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F3/048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点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6 | 代理人: | 杜焱 |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发放 方法 及其 装置 页面 展示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发放方法,其包括:服务端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任务页面访问请求,生成并向客户端反馈相应的任务页面内容,以向用户展示相应的任务页面;以及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判断用户当天是否已领取过第一附加资源;若服务端判断出用户当天未领取过第一附加资源时,基于预设任务的类型进行资源发放;若服务端判断出用户当天已领取过第一附加资源时,生成用以提示用户当天已领取过第一附加信息,明天领取的第一提示信息,并反馈至客户端进行展示。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资源发放装置、页面展示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发放方法及其装置、页面展示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发展,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各种业务处理,如通过互联网进行货币借贷等。而为了促进用户申请相应的业务,同时也为了增加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各大商家通常会通过向用户发放各种附加资源以刺激用户消费,例如通过向用户发放免息金红包,或者息金折扣券等附加资源。然后,作为业务发起方的用户基于预先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用户账户发起相应的业务请求,业务服务器基于业务响应用户预先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用户账户以及业务发起方的用户账户完成业务处理,并将业务处理结果反馈给双方用户。然而,直接向用户发送附加资源的方式使得企业成本较高。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说明书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资源发放方法及其装置、页面展示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发放方法,包括:
服务端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任务页面访问请求,生成并向客户端反馈相应的任务页面内容,以向用户展示相应的任务页面;
服务端响应于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判断所述用户当天是否已领取过第一附加资源;其中,所述资源分配请求是所述客户端监测到所述用户当前在所述任务页面引导下所完成的预设任务时,生成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端的;
若所述服务端判断出所述用户当天未领取过第一附加资源时,基于所述预设任务的类型进行资源发放;
若所述服务端判断出所述用户当天已领取过所述第一附加资源时,生成用以提示所述用户当天已领取过所述第一附加信息,明天领取的第一提示信息,并反馈至所述客户端进行展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预设任务的类型进行资源发放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端识别所述用户当前所完成的所述预设任务的类型;
若为第一类预设任务,基于预设的第一附加资源发放额度阈值,随机发放相应额度的第一附加资源至所述用户;
若为第二类预设任务,基于所述用户已领取的历史第一附加资源的获取来源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已通过完成所述第二类预设任务领取过所述第一附加资源;
若判断出所述用户已通过完成所述第二类预设任务领取过所述第一附加资源,生成用以提示所述用户已领取过所述第一附加资源的第二提示信息,并反馈至所述客户端进行展示;
若判断出所述用户未通过完成所述第二类预设任务领取过所述第一附加资源,基于预设的所述第一附加资源发放额度阈值,随机发放相应额度的第一附加资源至所述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预设任务包括垃圾清理,或新应用下载;和/或,所述第二类预设任务包括集齐多个电子凭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淇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淇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