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向伸缩升降方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6994.0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庆峰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H15/02;E04H15/14;E04H15/46;E04H15/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15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伸缩 升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伸缩升降方舱分以下几种功能;自身载体设计外表层配套是增强拉伸气密布、防雨、阻燃、密闭、防晒、无异味材料。舱体是从横向、纵向、手动或自动伸缩形成最小尺寸1米‑1.2米,伸展最大5米‑6米、上下往返手动或自动伸缩形成最小尺寸1米‑1.2米,伸展最大2米‑2.4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密闭空间。应用范围;户外居住、医疗应急保障手术室、生物防护、生化防护、抗震救灾应急居住房、部队信息化营房所属技术领域:户外居住、医疗应急保障手术室、生物防护、生化防护、抗震救灾应急居住房、部队信息化营房。根据一种多向伸缩升降方舱实际使用情况要求,满足以下几点;满足户外营房使用,满足铁路和公路限界要求、环境、无辐射、无干扰或被其它设备干扰、人机工程、易操作组装、易维修要求等。
技术领域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有多种形式方舱推向市场,应多方面考虑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先进性、快速性、便捷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要结构简单、理念创新、工艺集约、节能环保、成本较低的原则,下面介绍一种多向手自动一体伸缩升降医疗方舱在结构设计及功能。
技术背景
一种多向伸缩升降方舱分以下几种功能;自身载体设计外表层配套是增强拉伸气密布、防雨、阻燃、密闭、防晒、无异味材料。舱体是从横向、纵向、手动或自动伸缩形成最小尺寸1米-1.2米,伸展最大5米-6米、上下往返手动或自动伸缩形成最小尺寸1米-1.2米,伸展最大2米-2.4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密闭空间。应用范围;户外居住、医疗应急保障手术室、生物防护、生化防护、抗震救灾应急居住房、部队信息化营房。
根据一种多向伸缩升降方舱实际使用情况要求,满足以下几点;满足户外营房使用,满足铁路和公路限界要求、环境、无辐射、无干扰或被其它设备干扰、人机工程、易操作组装、易维修要求等。
一种多向伸缩升降方舱电动或气动伸缩升降方舱不限于气候地域条件使用的立体空间,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快速回收、机动灵活的立体空间。本案发明人提出《一种多向伸缩升降方舱》设备的专利申请,其包括1、X方向顶梁电动伸缩模组;2、外部防水防嗮气密布;3、内部医用气密防尘布;4、气密防滑抗磨脚垫;5、Z方向电动伸缩模组;6、X方向地面电动伸缩模组; 7、Y方向电动伸缩模组;8、伸缩交叉杆机构;9、可移动脚轮;10、一体化软质气密窗;11、气密结构密封对接门;12、内外气密布固定卡子。13、无动力辅助伸缩梁。
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机动灵活。一种多向手动电动或气动伸缩升降方舱设置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以太网交换机与多个可移动一种多向手动电动或气动伸缩升降方舱互联网连接信息化、可视及语音传输同步交流。
《一种多向伸缩升降方舱》设计是可往返升降伸缩手动电动或气动系列功能产品,无需拆装、从方舱自身延伸成型到收缩成型5-10分钟之内完成。根据使用要求小型化或在建筑物室内、户外均可安装、机场、火车站、码头及公共卫生场所可移动式配套。使用灵活,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往返升降伸缩多功能、自身载体设计外表层配套是增强拉伸气密布、防雨、阻燃、密闭、防晒、无异味材料。舱体是从横向、纵向、手动或自动伸缩形成最小尺寸1米-1.2米,伸展最大5米-6米、上下往返手动或自动伸缩形成最小尺寸1米-1.2米,伸展最大2米-2.4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密闭空间。应用范围;户外居住、医疗应急保障手术室、生物防护、生化防护、抗震救灾应急居住房、部队信息化营房。可根据需求安装实现生物安全防护、消毒、杀毒、电气安全、无线网络、预警安全警报提示、远程视频、语音传输系统。
适合于公共卫生安全应急防疫防控储备、部队战备列装、官兵营房列装、医疗卫生机构列装、抗震救灾列装、电器集中安全控制系统、适应交流、直流电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庆峰,未经赵庆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