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6952.7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姜守振;申沂明;李灿;李振;李双陆;韩衍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G02B6/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间隔 纳米 光纤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在光纤的长度方向上,设置D形光纤段和圆形光纤段,圆形光纤段的横截面为圆形,D形光纤段的横截面为D形的结构,D形光纤段相比于圆形光纤段形成向内的凹型缺口,D形光纤段具有弧形外表面和水平外表面,弧形外表面与圆形光纤段的外表面边缘对接,水平外表面为光纤凹型缺口的底面;
D形光纤段靠近水平外表面的一端覆盖双曲超材料镀膜,双曲超材料镀膜为若干复合层沿着光纤径向叠合的结构,复合层由金膜和氧化铝膜组成,每个复合层中氧化铝膜位于靠近水平外表面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纤上设置一个D形光纤段,D形光纤段的长度为1-3cm;优选为2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D形光纤段的凹型缺口的深度为35-6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D形光纤段的复合层的数量为3-7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D形光纤段的复合层的金膜的厚度为7-10nm,氧化铝膜的厚度为4-6nm;优选的,金膜的厚度为8nm,氧化铝膜的厚度为5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纤还包括包层,包层包覆在光纤的外层,位于D形光纤段双曲超材料镀膜的外表面;优选的,包层的直径为120-130μm,进一步优选为125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纤还包括芯层,芯层位于光纤的内部,位于D形光纤段双曲超材料镀膜的内侧,芯层的直径为40-60μm;优选芯层的直径为50-62.5μm。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光纤的芯层的D形光纤段的水平外表面采用真空蒸镀法,依次进行镀金膜和铝膜,并且在镀铝膜之后,将光纤置于纯氧环境中进行氧化处理得到氧化铝膜,然后再重复进行镀金膜、镀铝膜、氧化的处理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蒸镀金膜的条件为:真空度为4-6×10-7Pa,电流为70-90A电流,蒸镀的速率为
或,真空蒸镀铝膜的条件为:真空度为4-6×10-7Pa,电流为80-100A电流,蒸镀的速率为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氧化铝间隔金纳米层光纤传感器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检、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9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纤维替代原料加工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承装配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