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DC钻头、确定其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及钻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6827.6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胡贵;刘新云;彭双磊;张国辉;张希文;朱培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2 | 分类号: | E21B10/42;E21B45/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金凤;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dc 钻头 确定 排屑槽 螺旋 角度 方法 钻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DC钻头、确定其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及钻井方法,其中,确定PDC钻头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包括获取钻具的转速和钻井排量;获取PDC钻头的本体直径和所有刀翼形成的最大直径;获取PDC钻头的所有排屑槽的横截面积占比系数;根据获取的钻具转速、钻井排量、本体直径、最大直径、横截面积占比系数以及预设的角度模型,得出排屑槽的螺旋角度。本发明能够避免钻井泥岩岩屑与钻头排屑槽的侧壁的硬接触,在实现钻井岩屑的高效排出的同时减轻或防止钻头泥包,提高了PDC钻头在泥岩地层的钻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质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PDC钻头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PDC钻头及钻井方法。
背景技术
PDC钻头(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呈一体式结构,整个钻头无活动部件,主要由本体、冠部、水力结构(水眼或喷嘴、流道或排屑槽)、保径块和切削齿五部分组成。由于具有较高的机械钻速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近年来在各大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但PDC钻头在泥岩或泥质含量较高的地层钻进容易发生泥包问题。PDC钻头泥包后往往伴随发生:1、憋跳现象,造成脆性PDC复合片先期损坏;2、不能有效的冲洗以及充分冷却切屑齿,使钻头齿出现先期破坏,影响钻井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钻头报废;3、切屑齿不能有效吃入岩石,使得PDC钻头破岩效果大幅降低,严重制约钻井提速,增加钻井周期与钻井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PDC钻头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以避免钻井泥岩岩屑与钻头排屑槽侧壁的硬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产生泥包的风险的PDC钻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PDC钻头在泥岩地层的钻井效率的钻井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PDC钻头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包括:
获取钻具的转速和钻井排量;
获取PDC钻头的本体直径和所有刀翼形成的最大直径;
获取所述PDC钻头的所有排屑槽的横截面积占比系数;
根据获取的所述转速、所述钻井排量、所述本体直径、所述最大直径、所述横截面积占比系数以及预设的角度模型,得出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度。
如上所述的确定PDC钻头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的角度模型为:
其中,R为转速,单位为转/分钟;P为钻井排量,单位为升/秒;D1为本体直径,单位为米;D2为所有刀翼形成的最大直径,单位为米;k为排屑槽的累计横截面积占比系数。
如上所述的确定PDC钻头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中,当具有预设的钻头选型时,所述获取所述PDC钻头的所有排屑槽的横截面积占比系数为:
获取所述预设的钻头的所有的排屑槽在保径块处的横截面积;
根据预设的过流面积模型,获取所述预设的钻头的本体处的钻井流体过流面积;
根据获取的所述横截面积和所述钻井流体过流面积的比值,得出所述横截面积占比系数。
如上所述的确定PDC钻头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的过流面积模型为:
其中,D3为预设的钻头的本体直径,单位为米;D4为预设的钻头的所有刀翼形成的最大直径,单位为米。
如上所述的确定PDC钻头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的方法,其中,当未设有钻头选型时,所述排屑槽的累计横截面积占比系数为0.4~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