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编织加筋管工艺及加筋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5787.3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6 | 分类号: | D04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熊蒙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编织 加筋管 工艺 | ||
1.一种三维编织加筋管工艺,所述工艺在三维编织机上完成,所述三维编织机包括携纱器,其特征在于:多根主体编织纱对应的多个携纱器连续分布在直径不同的同心圆的圆周上;
多根筋条编织纱对应的多个携纱器一部分分布在与主体编织纱相同的圆周上,另一部分分布在主体编织纱最内圈圆周内部,并与最内圈圆周同心设置的圆周上,所述携纱器做径向和周向运动带动主体编织纱和筋条编织纱编织形成内周侧壁上具有轴向设置的加强筋的加筋管;
或者,所述另一部分分布在最外圈圆周外部,并与最外圈圆周同心设置的圆周上,所述携纱器做径向和周向运动带动主体编织纱和筋条编织纱编织形成外周侧壁上具有轴向设置的加强筋的加筋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编织加筋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在每一圈圆周上排列的个数为m,将不同的圆周上的携纱器径向对齐形成径向列,径向列上携纱器排列的个数为n;
所述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在每一圈圆周上排列的个数为r,将不同的圆周上的携纱器径向对齐形成径向列,径向列上携纱器排列的个数为s;
所述s>n,所述加强筋的个数为t,所述m≥3,n≥3,r≥1,s≥3,t≥1,且满足m≥t×r+t,所述m、n、r、s、t均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编织加筋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管包括管状结构的加筋管主体和加强筋,所述主体编织纱在携纱器的带动下做径向和周向的错位运动形成加筋管主体,所述筋条编织纱在携纱器的带动下做径向和周向的错位运动形成所述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编织加筋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圆由外到内依次为第1圈至第s圈,同心圆上的径向列依次为第1列至第m+r列;
初始位置时,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分布在第s-n圈至第s-1圈,第r+1列至第r+m列;
所述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分布在第1圈至第s圈,第1列至第r列;
主体编织纱和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做径向和周向的错位运动形成外周侧壁上具有轴向加强筋的加筋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编织加筋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圆由外到内依次为第1圈至第s圈,同心圆上的径向列依次为第1列至第m+r列;
初始位置时,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分布在第1圈至第n圈,第r+1列至第r+m列;
所述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分布在第1圈至第s圈,第1列至第r列;
主体编织纱和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做径向和周向的错位运动形成内周侧壁上具有轴向加强筋的加筋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三维编织加筋管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筋管主体的编织步骤包括:
(1)推动径向列上的主体编织纱和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做径向错位移动,即推动第1列至第m+r列做径向错位移动;
(2)推动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做周向错位移动;
当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分布在第s-n圈至第s-1圈时,推动第s-n+1圈至第s-1圈做周向错位运动;
当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分布在第1圈至第n圈时推动第2圈至第n圈做周向错位运动;
(3)推动径向列的第1列和第r+1列做径向的归位运动,这两列还原到初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编织加筋管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的编织步骤包括:
(1)当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分布在第s-n圈至第s-1圈时,推动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的第1圈至s-n圈做周向错位运动;
当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分布在第1圈至第n圈时,推动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的第n+1圈至第s圈做周向错位运动;
(2)推动筋条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的第2列至第r列做径向错位运动;
(3)推动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的第s-n圈做周向运动;
(4)推动主体编织纱对应的携纱器除第2列至第r列的其他列做径向错位运动;
(5)推动第n圈外的其它圈做周向错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57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耳孢糖胶囊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房屋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