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铣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5786.9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邱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上仕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9/00 | 分类号: | B23C9/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铣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铣床,包括数控铣床机、过滤箱和抽风机,数控铣床机内腔铣刀的下方螺丝连接有工作底板,工作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工作底板的内腔中焊接有两根支架,工作底板的顶部连接有工作台,数控铣床机的背部开设有铁屑回收口,过滤箱内管插接于过滤箱的内腔中。本发明通过与铁屑回收口连接的第一过滤管,以及与第一过滤管相连的过滤箱,与过滤箱相连的第二过滤管和抽风机能将数控铣床工作时工作台上产生的铁屑和铁粉末抽走,而小的铁屑和铁粉末则在经过过滤箱时会被过滤箱箱体夹层中的梯形磁石所吸附,从而达到了对废弃材质的回收和利用,以及解决了数控铣床在工作之后需要花时间对数控铣床进行清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零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铣床。
背景技术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有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
但是现在数控铣床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碎屑和金属粉末,而这些金属碎屑和粉末需要工作人员花时间进行清理,且人工清理费时费力,既不方便清理也不方便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铣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括数控铣床机、过滤箱和抽风机,所述数控铣床机内腔铣刀的下方螺丝连接有工作底板,所述工作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工作底板的内腔中焊接有两根支架,所述工作底板的顶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数控铣床机的背部开设有铁屑回收口,所述铁屑回收口的右侧通过活接头连接有第一过滤管,所述第一过滤管内腔的左侧设有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管的左侧插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包括过滤箱箱体、梯形磁石和过滤箱内管,所述过滤箱内管插接于过滤箱的内腔中,所述第一过滤管的左侧通过活接头连接于过滤箱内管的右侧,所述过滤箱内管的左侧活接头连接有第二过滤管,所述第二过滤管内腔的左侧设有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管的左侧通过活接头连接有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工作底板的顶部通过支架插接有工作台,所述铁屑回收口位于工作台的同一水平位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箱体的正面为六边形,且过滤箱箱体每一个棱边内开设有夹层,该夹层内插接有梯形磁石。
优选的,所述铁屑回收口、第一过滤管、第二过滤管和过滤箱内管的直径优选为10CM-15CM,且优选为塑料材质,所述滤网的筛孔大小优选为0.5CM-0.6CM。
优选的,所述滤网于第一过滤管以及第二过滤管之间无缝焊接,所述过滤箱箱体侧面的长度与过滤箱内管的直径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与铁屑回收口连接的第一过滤管,以及与第一过滤管相连的过滤箱,与过滤箱相连的第二过滤管和抽风机能将数控铣床工作时工作台上产生的铁屑和铁粉末抽走,而铁屑和铁粉末在经过第一过滤管时较大的铁屑会被第一过滤管中的滤网所阻拦,而小的铁屑和铁粉末则在经过过滤箱时会被过滤箱箱体夹层中的梯形磁石所吸附,从而达到了对废弃材质的回收和利用,以及解决了数控铣床在工作之后需要花时间对数控铣床进行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过滤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工作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上仕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上仕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5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