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综合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95496.4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杜怀云;熊培金;朱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中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H04B17/29;H04B17/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周方建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综合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综合测试系统,包括射频载波信道模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和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用于完成输入输出控制和下达相应的操作和指令;射频载波信道模块包括射频输入通道、射频输出通道以及ARM处理器,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包括DSP微处理器,以及与DSP微处理器连接的FPGA模块、编码波形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和射频载波信道模块之间还设置有由DSP微处理器控制的通讯控制器,本方案利用一个输入接口即可完成所有类型的测试信号输入,降低了接线难度,使得操作更加简单,同时简化了设备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容易的技术进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电综合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电综合测试仪内置射频合成源、频谱分析仪、功率计等十几种测试仪器,能对150w以内的无线通信装备进行双工测试和各种无线电参数测试。可广泛应用各类电台通信装备、对流层散射通信装备、部分无线电接力通信装备和卫星通信装备的研制、生产、维护维修等领域。
现有设备的缺陷在于:由于无线电综合测试仪的测试功能多,一般情况下都是针对不同的测试模块设置有一个信号输入通道,从而造成一个测试仪上具有几十个输入接口,非常容易出现接线错误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设备结构复杂、操作流程繁琐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电综合测试系统,无线电综合测试仪具有无线和有线两种测试模式,主要完成对塔康空空、塔康空地、精密测距、微波着陆、仪表着陆、无线电测高、无线电罗盘、无线电电台、指点信标、航管应答、空域监视、防撞系统等12大功能的测试,整个测试主机仅设置有一个输入接口和一个输出接口,极大的节省了输入接口所占用空间,使得整机设备体积更小,接线更加方便快捷,具有操作简单等技术进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线电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射频载波信道模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和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用于完成输入输出控制和下达相应的操作和指令;
所述射频载波信道模块包括射频输入通道、射频输出通道以及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各通过一可调本振模块与所述射频输入通道、射频输出通道连接,用于控制射频输入通道的下变频以及射频输出通道的上变频;
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包括DSP微处理器,以及与DSP微处理器连接的FPGA模块、编码波形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编码波形发生器通过DAC转换器连接至射频输出通道,所述射频输入通道通过ADC转换器连接至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和射频载波信道模块之间还设置有由DSP微处理器控制的通讯控制器。
和传统测试系统相比,本方案利用多级处理器分别处理测试信号的调制和测试信号的性能测试,从而使得仅需一个输入接口即可完成不同设备的性能测试,从而简化了设备结构和操作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输出通道包括由包络调制器、开关调制器、DPSK调制器并联组成的信号调制组件,以及与信号调制组件输出端依次串联的中频调制器、上变频器、数控衰减器、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通过天线或输出接口将信号辐射出去;所述信号调制组件与所述编码波形发生器连接,所述ARM处理器各通过一可调本振模块与所述上变频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输入通道包括与输入接口依次串联的数据缓存器、数控衰减器、下变频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
以及与输入接口串联的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连接至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根据采样信号通过一可调本振模块控制所述下变频器;
所述调制解调器输出信号分三路输出:
一路通过输出用作功率检测,测试出接收信号的脉冲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中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中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5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