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划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5266.8 | 申请日: | 202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谭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凡杰 |
主分类号: | E01C23/22 | 分类号: | E01C2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划线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划线装置,涉及划线装置相关技术领域,一种道路划线装置,包括车身、装置体和U形板,以及依次安装在U形板上的干燥模块、箭头成型模块、喷涂模块及清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设有装置体,所述U形板安装在装置体的一端;所述装置体上还安装有与喷涂模块连接的第一料罐和第二料罐,以及与干燥模块连接的干燥器;其中,所述干燥模块安装在U形板的外侧;所述装置体上还设有控制器和显示屏。本发明结构设置为车载结构,便于划线装置运输,在划线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针对道路中的双划线,喷涂模块设置为双喷涂块结构,在装置中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便于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划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划线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划线机广泛应用于道路、停车场、广场和跑道的在平整地面划出不同约束、指引和警示等规则限制标志的路面施工机械。它以其快速、高效、准确等优点在城市规划和公路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最大程度的节省了路面施工的工期和经济投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增长极为迅速,由此,道路划线机的划线工作十分繁重。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手推式划线机和车载式划线机,手推式划线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生产成本很低,价格便宜,拥有很大的市场基础,但是其功能也很单一,只能满足基本的划线需求,而且没有动力系统,需依靠人力推动进行移动,浪费人力资源,工作效率也有待提高。车载式划线机目前仍在发展中,现有技术的车载式划线机通常和驱动车辆设置为一体结构,虽然便于运输,但是在划线机不使用的情况下,车辆也只能废置,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道路划线装置,设置为车载结构,便于划线装置运输,在划线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在该装置中设置有箭头成型模块,使得特殊的道路符号在画线中一次成型;针对道路中的双线划线,喷涂模块设置为双喷涂块结构,在装置中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便于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划线效率。
一种道路划线装置,包括车身、装置体和U形板,以及依次安装在U形板上的干燥模块、箭头成型模块、喷涂模块及清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设有装置体,所述U形板安装在装置体的一端;所述装置体上还安装有与喷涂模块连接的第一料罐和第二料罐,以及与干燥模块连接的干燥器;其中,所述干燥模块安装在U形板的外侧;所述装置体上还设有控制器和显示屏,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显示屏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干燥模块包括干燥块、第二丝杠、第三滑轴及第三部管道;所述干燥块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和第三滑轴孔,第三滑轴孔与第三滑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二丝杠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杠及第三滑轴安装在U形板上;在干燥块上设有连接头和干燥喷头,其中,连接头通过第三部管道与干燥器连通;所述U形板上设有与第二丝杠连接的第三电机。
优选的,箭头成型模块包括箭头成型块、第一丝杠及第二滑轴;所述箭头成型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滑轴孔,第二滑轴孔与第二滑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轴孔与第二滑轴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及第二滑轴安装在U形板上;其中,所述U形板上还设有与第一丝杠连接的第二电机;在箭头成型块上还设有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上固定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上安装有气缸;在所述气缸固定板上铰接有两个成型板,所述成型板之间通过铰扣铰接在一起;所述成型板与气缸连铰接。
优选的,喷涂模块包括喷涂块、第一滑轴和皮带;所述喷涂块上设有皮带孔和第一滑轴孔,所述皮带孔与第一滑轴之间滑动连接,第一滑轴安装在U形板上,所述U形板上设有第一电机;在所述第一滑轴孔内设有皮带,第一滑轴上设有中间滚轮板,所述皮带绕在中间滚轮板和第一电机上,并且由第一电机驱动皮带带动喷涂块运动;所述喷涂块上还设有喷头固定装置,所述喷头固定装置上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别与第一料罐、第二料罐连通,在所述喷头固定装置上设有用于固定喷头的喷头固定螺栓。
优选的,清理模块包括固定安装在U形板上的挡板和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上连接安装有连轴,连轴上设有滚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凡杰,未经谭凡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5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向校正的差异表达基因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耐火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