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4574.9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8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散热组件和第一导热部件,壳体内具有发热区域和低温区域;散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发热区域内,以使发热区域内的热量通过散热组件传递至壳体,并通过壳体散发出去;第一导热部件位于低温区域内,第一导热部件与散热组件接触,以使散热组件上的部分热量通过第一导热部件传递至低温区域,以扩大壳体内部热量的分布面积,并提高热量在散热组件和壳体上的扩散效果,进而加快发热区域内热量的散发,以使具有本散热结构的移动终端的散热效率较高,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的散热效率比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通常采用热传导加热辐射的散热方式,将部分热能传递到手机外壳上,利用手机外壳的大面积将温度降低,达到散热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案的导热效率比较低,大部分热能不能有效、快速地传递出去,这就造成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其表面温度较高,进而降低用户的体验感;同时还会影响移动终端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的散热效率比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其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发热区域和低温区域;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发热区域内,以使发热区域内的热量通过散热组件传递至壳体,并通过壳体散发出去;第一导热部件,第一导热部件位于低温区域内,第一导热部件与散热组件接触,以使散热组件上的部分热量通过第一导热部件传递至低温区域。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导热部件,第二导热部件位于发热区域内,散热组件与第二导热部件接触,以使发热区域内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部件传递至散热组件。
进一步地,散热组件包括相互接触的传热部件和第一散热部件,第一导热部件和第二导热部件均与传热部件接触;第一散热部件与壳体接触;或者,第一导热部件和第二导热部件均与第一散热部件接触;传热部件与壳体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导热部件使用导热硅脂或导热纤维制成;和/或,第一导热部件为柱状结构或条状结构;和/或,第二导热部件使用导热硅脂或导热纤维制成;和/或,第二导热部件为柱状结构或条状结构;和/或,传热部件采用纳米碳铜箔材料制成;和/或,传热部件为片状结构;和/或,第一散热部件为均温板;和/或,壳体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部件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腔段、绝热腔段和冷凝腔段,蒸发腔段内用于容纳液态工质,绝热腔段内设置有毛细结构;蒸发腔段的外壁用于与传热部件接触,冷凝腔段的外壁用于与壳体接触;或者,蒸发腔段的外壁用于与第一导热部件和第二导热部件接触,冷凝腔段的外壁用于与传热部件接触。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散热部件,第二散热部件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并与壳体接触,以通过第二散热部件将壳体上的热量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第二散热部件包括散热片,散热片为一个,散热片设置在壳体上;或者,散热片为多个,多个散热片依次堆叠设置在壳体上。
进一步地,第一导热部件为多个,多个第一导热部件间隔布置在低温区域内。
进一步地,第二导热部件为多个,多个第二导热部件间隔布置在发热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的散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4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机用纱线断线停机装置
- 下一篇:手动扫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