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环保型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2757.7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黄建;郭行;杨占春;涂汉超;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4 | 分类号: | F23D14/24;F23D14/26;F23D14/46;F23D14/64;F23D14/70;F23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杨友枚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低氮 氧化物 排放 环保 燃烧 | ||
1.一种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配风体(11)、旋流混合器(12)和稳火筒(13),所述旋流混合器(12)的左右两端通过法兰分别与所述配风体(11)和稳火筒(13)连接;
所述旋流混合器(12)由中心向外径向分布依次设有中心管(14)、分隔筒(15)、第二间隔套(16)、第一间隔套(17)和外壳(18),所述中心管(14)和分隔筒(15)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一次通道(23),所述分隔筒(15)和第二间隔套(16)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二次通道(24),所述第二间隔套(16)和第一间隔套(17)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内环腔体(19),所述第一间隔套(17)和外壳(18)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外环腔体(20),所述旋流混合器(12)还包括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所述外环腔体(20)与一次燃气进气管(25)相连通,内环腔体(19)与二次燃气进气管(26)相连通;所述一次气管(21)的一端与所述外环腔体(20)连通,所述一次气管(21)的另一端径向向内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间隔套(16)和分隔筒(15),且所述一次气管(21)分别与所述一次通道(23)和中心管(14)连通,所述二次气管(22)的一端与所述内环腔体(19)连通,所述二次气管(22)的另一端径向向内延伸,且所述二次气管(22)与所述二次通道(24)连通;
所述配风体内设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中心管(14)、一次通道(23)和二次通道(24)分别相连通;
空气和燃气在所述中心管(14)、一次通道(23)和二次通道(24)内分别混合后,经所述稳火筒(13)混合燃烧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分别设为若干支,且所述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呈径向间隔均匀地分布;
所述一次气管(21)的两侧设有第一喷孔(27),所述第一喷孔(27)均匀分布且两侧交错分布,所述第一喷孔(27)与一次通道(23)连通;
所述一次气管(21)远离第一间隔套(1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喷孔(28),所述第二喷孔(28)均匀分布且与中心管(14)连通;
所述二次气管(22)的两侧设有第三喷孔(29),所述第三喷孔(29)均匀分布且两侧交错分布,所述第三喷孔(29)与二次通道(2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体(11)内设有均风孔板(30),所述均风孔板(30)安装于靠近所述旋流混合器(12)的一端,所述均风孔板(30)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31),所述通风孔(31)呈径向分布,且间隔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体(11)远离所述旋流混合器(12)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设有盖板(32),所述盖板(32)上安装设有火焰检测探头(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2)上安装设有点火枪(34),所述点火枪(34)向右延伸依次穿过所述均风孔板(30)和旋流混合器(12),所述点火枪(34)的喷口探入所述稳火筒(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的横截面设为方形、椭圆形或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燃气进气管(25)和二次燃气进气管(26)的进气端均连接设有调节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靠近所述稳火筒(13)的一侧设有第一旋流叶片(36)和第二旋流叶片(37),所述第一旋流叶片(36)分别与所述一次气管(21)连接为一体式,所述第二旋流叶片(37)和二次气管(22)连接为一体式,所述第一旋流叶片(36)和第二旋流叶片(37)的两侧面均设为流线型曲面,且所述第一旋流叶片(36)和第二旋流叶片(37)的长度分别沿所述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的长度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27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