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防止翻船的游乐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2514.3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6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幸庄科技创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04 | 分类号: | B63B43/04;B63B43/12;B63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防止 翻船 游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防止翻船的游乐船,包括乘坐块,所述乘坐块下侧设有安置块,所述安置块内设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稳定调整腔,所述稳定调整腔下侧内壁以第一电机轴为中心对称设有四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滑块支架,所述第一滑块支架上端面固定设有气腔固定板,本发明可以使得乘客上下游乐船的时候,有可以收纳的稳定机构,可以使得乘客上下游乐船的时候更加的从容,当游乐船遇到水面上风浪比较大的时候,发生摇晃时,有调节船只中心的机构,加强船只的稳定性,防止游乐船发生翻船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防止翻船的游乐船。
背景技术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公园里设置有水上游乐船,而这种水上游乐船由于自身的质量轻,稳定性不好,特别是乘客上下船的时候产生的晃动很大,由于穿上的人员都是游客,没有丰富的驾驶船舶的经验,一旦这种游乐船发生碰撞,很容易发生翻船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翻船的游乐船,克服现有游乐船不稳定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可以防止翻船的游乐船,包括乘坐块,所述乘坐块下侧设有安置块,所述安置块内设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稳定调整腔,所述稳定调整腔下侧内壁以第一电机轴为中心对称设有四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滑块支架,所述第一滑块支架上端面固定设有气腔固定板,所述气腔固定板上端面固定设有气腔,所述第一滑块支架靠近所述第一电机轴端转动设有转动连杆,所述安置块内设有第一电机腔,所述第一电机腔在所述稳定调整腔下侧,所述第一电机腔下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第一电机轴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轴上端面固定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以第一电机轴为转动中心,对称固定设有四个转动板支架,所述转动板支架与所述转动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启动,驱动第一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一电机轴与转动板的固定连接,带动转动板转动,通过转动板与转动板支架的固定连接,带动转动板支架转动,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滑块往远离所述第一电机轴侧移动,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滑块支架与气腔固定板固定连接,带动气腔固定板往远离所述第一电机轴侧移动,通过气腔与气腔固定板的固定连接,带动气腔往远离所述第一电机重心调整腔轴侧移动;
所述稳定调整腔上侧设有重心调整机构,所述重心调整机构包括重心调整腔,所述重心调整腔下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斜齿轮固定块,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块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重心调整腔下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端面以第一斜齿轮固定块为中心,平均固定设有四个电机安置块,所述电机安置块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块端面固定设有重力块支架,所述重力块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块端面固定设有重力块,所述重力块离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块端面固定设有第三滑块,所述重心调整腔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块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三滑块;
所述稳定调整腔下侧设有动力调整机构,所述动力调整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腔,所述第二电机腔下侧内壁固定设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上滑动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上端面固定设有齿轮块,所述齿轮块靠近所述第一电机轴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腔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控制第二电机轴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轴上端固定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通过啮合连接。
优选地,述稳定机构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稳定调整腔上侧内壁固定连接,带动气泵内设有第三电机腔,所述第三电机腔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控制第三电机轴转动,所述第三电机轴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涡轮盘,所述第一涡轮盘下端面固定设有蜗轮支架和第二涡轮盘,所述蜗轮支架上固定设有十五个蜗轮,所述气泵内设有蜗轮腔,所述蜗轮腔与所述气腔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所述蜗轮腔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二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幸庄科技创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幸庄科技创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2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