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姿态检测的多功能温湿度变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2371.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靳巍;曾新顺;张海鹏;郭立;付晓勇;于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祥和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姿态 检测 多功能 温湿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姿态检测的多功能温湿度变送装置,包括MCU控制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RS485通信接口单元和检测模块,其特征是:所述MCU控制单元循环接收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后储存在数据存储单元并通过RS485通信接口单元进行远传;本发明集成了多种探测技术实现对电缆隧道、电缆井内的环境温湿度,电缆接头温度、设备的姿态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对电缆隧道及电缆井内的高压电缆接头的表面温度、环境温湿度进行采集,并能够对设备的位移和姿态进行检测,实现在隧道监控系统应用中的多功能集成,减少设备成本,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监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姿态检测的多功能温湿度变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监测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应用场景即需要监测环境温湿度及设备表面温度,又需要监测设备的安装姿态是否有变化。如电力电缆隧道及电缆沟的接头井,需要对井内或隧道内的环境温湿度及电缆接头表面温度和设备的当前姿态变化进行监测,时刻了解电缆井及电缆隧道内的环境状况、三相电缆接头温度及设备的姿态,防止电缆接头发热造成电缆故障,以及设备的姿态变化、异常倾倒等,及时发现问题,能够防患于未然,提高电缆的运行可靠性,提升对电缆隧道的监控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集成了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磁场计、温湿度传感器及表贴式温度传感器,实现对隧道内的环境温湿度、设备当前姿态、三相电缆接头温度等多种数据的监测功能,提高了系统集成化水平,减少设备成本和施工成本的多功能温湿度变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姿态检测的多功能温湿度变送装置,包括供电电路、水泵和控制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对于水泵和控制电路进行供电,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实现水泵的启停,其特征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对水泵进行供电的第一供电电路和对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第二供电电路;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包括依次设置有总断路器、熔断器、交流继电器的三相交流电线,其熔断器端的三相交流电线与电网连接,其交流继电器端的三相交流电线与水泵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包括从所述三相交流电线引出,且设置有分断路器的两路控制电路供电导线;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中间继电器、浮子开关,所述开关包括万能转换开关、手动常闭开关和手动常开开关,所述中间继电器包括第一中间继电器和第二中间继电器,且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与两路控制电路供电导线中的其中一路连接,且两路控制电路供电导线中的另一路与万能转换开关连接,所述万能转换开关引出两路,一路通过第二中间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线圈连接,另一路通过手动常闭开关和手动常开开关与交流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继电器线圈连接与第一中间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与浮子开关连接后与计算机控制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和第二中间继电器与分断路器之间的两路控制电路供电导线上连接有形成回路的红色指示灯和黄色指示灯,且红色指示灯与交流继电器常闭节点连接形成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继电器与水泵之间的三相交流电线上设置有热继电器,其热继电器线圈串联在交流继电器线圈与第一中间继电器之间的线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继电器线圈处并联有绿色指示灯,所述手动常开开关处并联有交流继电器常开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开关与计算机控制接口之间串联有直流黄色指示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集成了多种探测技术实现对电缆隧道、电缆井内的环境温湿度,电缆接头温度、设备的姿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在隧道监控系统应用中的多功能集成,减少设备成本,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祥和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祥和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2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