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树脂工艺废水中回收制备高纯氢氧化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2038.5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孙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1F7/02;C01F7/46;C01F11/22;C02F101/10;C02F101/14;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宋旭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树脂 工艺 水中 回收 制备 高纯 氢氧化铝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树脂工艺废水中回收制备高纯氢氧化铝的方法,包括:先将酸性含铝废水进行pH值调节池,去除浮渣后,分别加入加氢白油、聚丙烯酰胺以及无水氯化钙,脱除含钙泥浆;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分理出含铝泥浆,并经隔膜压滤机脱水、烘干即回收得到可应用于净水剂生产的高纯氢氧化铝。本发明工艺简便,对含铝酸性废水适应性强,适合石油树脂工艺废液的环保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树脂工艺废水中回收制备高纯氢氧化铝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树脂的催化聚合工艺中较常用Friedel-Crafts反应(傅-克反应)催化剂有三氟化硼(BF3)、三氟化硼乙醚(BF3·Et2O)、无水三氯化铝等。聚合反应完成后,后处理工艺最常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作为脱催剂进行水洗,因此会产生大量含Al3+、Ca2+、Cl—、F—等离子的含油碱性工艺废水。该股工艺废水因组成波动大、COD高、易乳化、腐蚀性强等特点而成为石油树脂后处理中的难点问题。同时,通过中和→气浮→沉降的传统工艺得到的铝盐和钙盐副产物由于其高COD、高杂质含量、低纯度仅能回收为危废,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大幅提高了处理成本。
专利CN 208632118U中,公开了一种含铝废水以氨为沉淀剂回收氢氧化铝的方法,即含铝废水中加入氨水中和,可溶性硫酸铝以氢氧化铝形式沉淀,过滤后的废水加入氢氧化钙熟石灰中和,然后进行加热将氨气蒸出,再过滤获得硫酸钙石膏,能较好的处理赤泥脱硫剂的含铝工艺废水。专利CN 104030330A中则通过诱导结晶技术,制备获得晶型一致的高纯氢氧化铝。CN 108249697A中针对苯乙酮类化合物所得含铝废水,先加碱沉淀过滤氢氧化铝,然后在依次通过氧化降解→厌氧池发酵降解,得到CODer小于80ppm的废水。CN110002483A中则采用三氯化铝作催化剂的傅-克反应完成时,在反应器中加入胺化物作为猝灭剂和铝络合剂,并通过加热再生回收催化剂,从而减少了大量含酸废水产生。
Friedel-Crafts催化剂在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中应用广泛,普遍会产生大量含酸废水,其环保化处置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热点。上述后处理工艺中,或侧重于回收含铝化合物,或侧重于废水的清洁化处理,且对复杂组成的含铝含酸废水适用性不强,降低了工艺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油树脂工艺废水中回收制备高纯氢氧化铝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处理工艺中,或侧重于回收含铝化合物,或侧重于废水的清洁化处理,且对复杂组成的含铝含酸废水适用性不强,降低了工艺实用性的缺陷,本发明中采用两级中和→絮凝→沉淀工艺,分别获得氟化钙和高纯氢氧化铝,解决废水同时含氟含钙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中回收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包括:
将酸性含铝废水进入pH值调节池,使其pH≤5.0,经撇渣器去除浮渣后输送入中和絮凝池中,分别加入加氢白油、聚丙烯酰胺PAM和无水氯化钙,脱除含钙泥浆;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分离出含铝泥浆,并经隔膜压滤机脱水、烘干,回收得到可应用于净水剂生产的高纯氢氧化铝。
所述分别加入加氢白油、聚丙烯酰胺PAM和无水氯化钙具体为:加入占废水总质量0.05~0.15%的加氢白油,0.03~0.10%的聚丙烯酰胺PAM,以及废水中氟离子质量的6~8倍的无水氯化钙。
所述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0.02~0.10%的聚丙烯酰胺PAM和0.02~0.10%的聚合氯化铝PAC(注:其中氢氧化钠为过量加入,使该段废水呈弱碱性,pH为8~10;其中PAM和PAC相对百分比均指与废水质量的百分比)。
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方式如下:
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2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牙支付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打印医疗图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