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therCAT P总线技术的多轴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1829.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华强;谢安桓;柳岸明;孙阳;胡海涛;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2P5/00 | 分类号: | H02P5/00;H02P6/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贾玉霞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ethercat 总线技术 伺服 电机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EtherCAT P总线技术的多轴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电机控制系统包括通过EtherCAT P总线连接的一个运动控制器以及若干个伺服驱动系统,每个伺服驱动系统包括电连接的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本系统通过在EtherCAT通讯网口处增加电源处理电路,从而在一根EtherCAT通讯线缆上实现2路隔离的电源的传输,在保证系统高通讯速率和高同步性能的基础上,还能减少系统线缆数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therCAT P总线技术的多轴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轴伺服控制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高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等领域。随着这些应用领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对伺服控制系统通讯接口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多轴伺服控制系统大多是基于串行通信特征的总线,存在通讯速率低、同步性能差的问题。同时这些复杂控制设备的电源和通讯的线缆很多,存在安装维护成本高、可靠性较差等问题。
随着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技术发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专利号CN104820403B、CN204650244U、CN109308030A通过将EtherCAT总线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伺服电机控制系统中,可提高系统通讯接口的速率和同步性能,但依然无法解决系统线缆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therCAT P总线技术的多轴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EtherCAT P总线技术的多轴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其包括一个运动控制器以及若干个伺服驱动系统,所述的运动控制器与所述的伺服驱动系统通过EtherCAT P总线连接;每个伺服驱动系统包括电连接的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所述的电机内嵌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电机转子位置;
所述的EtherCAT P总线用于传递各个电机的控制及反馈信号,进而实现多电机控制;所述EtherCAT P总线还用于传递每个伺服驱动系统所需的2路隔离的电源;所述的2路隔离的电源分别用于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供电和驱动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的运动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器模块、第一电源模块、N个标准以太网适配器、N个EtherCAT P网口和N个电源处理模块;所述的第一处理器模块与N个标准以太网适配器相连,一个标准以太网适配器对应一个EtherCAT P网口,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处理器模块连接,另一端与N个电源处理模块连接,电源处理模块与其对应的EtherCAT P网口连接;
所述的第一处理器模块运行EtherCAT主站协议,并执行多轴运动控制算法,计算得到各个电机的控制指令,并通过EtherCAT P总线发送给各个伺服驱动系统;
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为所述的第一处理器模块供电,并经过电源处理模块后传给对应的EtherCAT P网口;
所述的电源处理模块包括实现限流保护、反向保护和冲击电流保护的电路,以及LC滤波电路;
所述的EtherCAT P网口包含TX+/-、RX+/-四个信号引脚,在传输EtherCAT信号的同时传输2路隔离的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流保护使用保险丝来实现,所述的反向保护采用二极管来实现;所述的冲击电流保护采用浪涌电流控制芯片来实现,所述的第一处理器模块采用的处理器为Intel I7系列CPU。
进一步地,所述的伺服驱动器包括微控制器模块、隔离模块、驱动模块、检测模块、伺服驱动电源处理模块,还具有EtherCAT从站接口控制模块,以及EtherCAT P输入网口、EtherCAT P输出网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