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体中部的打孔位用找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1520.7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叶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中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B49/00;B23Q15/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时理想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部 打孔 找准 方法 | ||
1.一种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轴体放置在支撑机构上,用找准机构中的检测杆对轴体中部打孔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信号调控转动机构转动,通过转动机构调整轴体姿态,当调整至轴体预设线水平布置时,轴体维持原姿态被导送进入下一工位,预设线为打孔段按照需求打孔后的孔中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根检测杆以轴体轴线为对称线水平对应布置,检测杆一端固定,另一端为检测端,检测打孔段外周面上的各点距轴体轴线之间的距离,在杆身外侧设有一传感器,传感器判断检测杆的姿态变化;自然状态下两检测杆的检测端之间的间距与轴体打孔段两打孔面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此时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转动机构停止;当检测杆的姿态发生改变时,传感器检测信号改变,控制转动机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抵靠轴体布置,驱动转动机构转动,轴体因受转动机构摩擦力开始自转,达到调整姿态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轴体在调整好姿态后,先使束料机构上移对轴体进行姿态约束,接着使支撑轴体的支撑单元取消对轴体的支撑,轴体在束料机构的姿态约束下维持原姿态导送,最终被转移至下一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导送途中,采用两相对布置的约束条板约束轴体的打孔段,两约束条板之间的间距与轴体打孔段两打孔面之间的间距相一致,使轴体在导送途中始终保持预设线水平布置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导送通道的尺寸与轴体的外轮廓相一致,轴体在导送通道内依靠自身重力进行导送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束料机构约束部下端设置齿条段,驱动与齿条段相啮合的齿轮,使束料机构约束部上移至支撑单元处对轴体进行局部约束并导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单元所在的支撑滑座上设有A楔面,在束料机构约束部的上端设有B楔面,驱动约束部上移,B楔面抵靠A楔面,使支撑单元后退避让,取消对轴体的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束料机构的下端设有挡料单元,当约束部上移承接轴体时,控制挡料板关闭,阻挡轴体移出束料机构;当约束部下移时,控制挡料板打开,轴体可以自由移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体中部打孔位找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束料机构的下方设有转料单元,挡料板开启时,转料单元支撑腿处于正束料机构的下方承接轴体;挡料板关闭时,推动支撑腿至旁侧,方便轴体转移至下一工位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中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中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5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