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1427.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4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谢翠华;邹董董;郑冬松;朱丽;曹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B01D29/03;B01D29/6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郭泽培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废水收集槽,所述废水收集槽的两侧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用于空滤大型固体颗粒,所述废水收集槽的底部连通有下层收集槽;所述废水收集槽、第一副收集区以及第二副收集区内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下层收集槽、第一下层收集区和第二下层收集区的底部连通有废水汇流区,所述下层收集槽、第一下层收集区和第二下层收集区内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本发明装置可以预防过滤网的堵塞,及时用备选的结构进行替代,使废水处理流程更为顺利的进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所排出的废水,这种废水主要被生活废料和人的排 泄物所污染,污染物的数量、成分和浓度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用水量有关。生活污水一般并 不含有有毒物质,但是,它具有适于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细菌和病原体,从卫生角 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废水处理(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就是利用物理、化学 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 用水资源。
如果采用单一种类的过滤网对废水进行处理,需要运用到多层的该过滤网进行处理。处 理效果低下,成本也较高,废水处理有时候需要采用多级的过滤网分别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 分类处理,从而提高其成本,但是在过滤网的长期使用中,多级过滤网的其中一级如果存在 堵塞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后面废水的过滤效果,影响废水过滤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再保证多级过滤的同时,可以预 防过滤网的堵塞,及时用备选的结构进行替代,使废水处理流程更为顺利的进行,提高废水 处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收集槽,所述废水收集槽的两侧开设有过滤孔, 所述过滤孔用于空滤大型固体颗粒,所述废水收集槽的底部连通有下层收集槽;
第一副收集区,所述第一副收集区位于废水收集槽的一侧且通过过滤孔与废水收集槽连 通,所述第一副收集区内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副收集区的底部连通有第一下层收集区, 所述第一下层收集区和下层收集槽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
第二副收集区,所述第二副收集区位于废水收集槽的另一侧且通过过滤孔与废水收集槽 连通,所述第二副收集区内设置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二副收集区的底部连通有第二下层收集 区,所述第二下层收集区和下层收集槽之间设置有第四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第二缺口、 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的高 度相同且高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所述废水收集槽、第一副收集区以及第二副收集区内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 下层收集槽、第一下层收集区和第二下层收集区的底部连通有废水汇流区,所述下层收集槽、 第一下层收集区和第二下层收集区内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过网清洁装置,所述第一过网清洁装置为三组,分别 设置在废水收集槽内和废水收集槽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网清洁装置包括第一直叶片,所述第一直叶片通过转轴与一电机传 动连接,所述第一直叶片的下端面与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下层收集槽里面设置有第二直叶片,所述第二直叶片通过所述转轴与第一 直叶片同轴连接,所述第耳直叶片的下端面与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网框架以及固定设置在网框 架内的网本体。
进一步,所述网框架的一侧形成用于插接所述转轴的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