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90964.9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英;蒋玲燕;韩小蒙;郭繁锦;黄蓉;尤章超;王志伟;姚杰;藏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1/121;C02F11/18;C02F7/00;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陈义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去除 回收 方法 | ||
1.一种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待处理污水进入高负荷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P/O-MBR)进行释磷、除磷和固液分离过程,获得一级反应出水和一级反应出泥;
S2、所述一级反应出泥进入多段平板膜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获得二级反应出水和二级反应出泥;
S3、所述二级反应出泥进入加热溶出池内进行加热和搅拌,并通过固液分离装置获得富磷上清液和去磷污泥;
高负荷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P/O-MBR)包括第一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第一厌氧池内设有第一搅拌器,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固液分离膜组件和第一曝气组件;
待处理污水首先进入所述第一厌氧池内进行释磷过程,继而进入所述好氧池进行吸磷除磷、有机物去除过程,最后进入固液分离膜组件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所述一级反应出水和所述一级反应出泥;
高负荷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P/O-MBR)内的待处理污水的停留时间小于等于6h;
以所述好氧池有效容积计算,氨氮容积负荷大于等于0.3kgN/(m3·d),以所述好氧池加所述一级厌氧池的总容积计算,COD容积负荷大于等于3.5kgCOD/(m3·d);
污泥在高负荷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P/O-MBR)内的泥龄为20~30d,使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维持在10g/L以上;
所述固液分离膜组件为平板膜组件,且曝气强度小于等于1.25m3/(m2·min),使待处理污泥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0.5~1.5mg/L;
所述多段平板膜污泥浓缩池由至少3段的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串联组成,每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都包括有平板式污泥浓缩膜组件和第二曝气管,二级反应出泥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大于等于40g/L;
各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采用密集排布方式,相邻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间隔0.5~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管包括有穿孔管和微孔管;第一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和第二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采用所述穿孔管进行曝气,且第一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的曝气强度为1.0~1.2m3/(m2·min),第二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的曝气强度为1.3~1.5m3/(m2·min);
第三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和第(3+n)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同时采用所述穿孔管和所述微孔管进行曝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段所述次级平板膜浓缩组件需定期排空,排空周期为15-3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溶出池包括有第二搅拌器和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维持所述二级反应出泥的温度为4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溶出池后还设有第二厌氧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磷回收装置,所述富磷上清液进入所述磷回收装置内进行磷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9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灰及其衍生品生产用破碎机
- 下一篇:符号读取装置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