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组件及其旋转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90832.6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钟启闻;朱恩毅;曹明立;林泓玮;陈任垣;蔡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19/36;F16C33/58;F16C35/06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组件 及其 旋转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及其旋转轴装置,轴承组件用以可旋转地与第一轴和第二轴耦接,轴承组件包含第一轴承壳体、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壳体、一第二轴承及一垫片。第一轴承壳体包含具有第一轴向深度的第一环形凹部;第一轴承连接第一环形凹部与第一轴,且具有第一轴向厚度;第二轴承壳体包含具有第二轴向深度的第二环形凹部;第二轴承连接第一轴承壳体的第一环形凹部、第二环形凹部与第二轴,且具有第二轴向厚度;垫片设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其中垫片具有第三轴向厚度;其中,第一轴向厚度、第二轴向厚度和第三轴向厚度的总和大于第一轴向深度和第二轴向深度的总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组件及其适用的旋转轴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轴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应用,用以将一个元件的动力传输到另一个元件。图1为公知具有轴承的旋转轴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旋转轴装置1包含轴11和轴承单元12。轴承单元12用以可旋转地与轴11耦合,以在轴11旋转时减少摩擦并支撑径向与轴向的负载。轴承单元12包含轴承壳体121、内环122、外环123和多个球体124。内环122、外环123和球体124设置在轴承壳体121内,且球体124介于内环122和外环123之间。
一般而言,为了将外环123固定于轴承壳体121内,会在外环123和轴承壳体12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使用波形弹簧125。虽然波形弹簧125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在轴承单元12中组装的优点,但具有波形弹簧125的轴承单元12却刚性不足,如果轴承单元12变薄,波形弹簧125的位置将难以控制,并且波形弹簧125可能容易与轴承单元12的防尘盖接触,这可能导致轴承单元12的运作不稳定。
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将外环123固定在轴承壳体121中,例如,可以在外环123与轴承壳体12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设置粘合层(未图示),通过使用粘合层将外环123固定在轴承壳体121内,便提高了轴承单元12的刚性。然而如果无法满足外环123的圆度,则使用粘合层可能导致轴承单元12的运作不稳定,如果轴承单元12变薄,上述问题将更加明显。此外,粘合材料的剂量亦难以控制。再者,当环境温度变化时,粘合层的可靠性将降低。又外环123由钢制成,轴承壳体121由铝制成,故外环123和轴承壳体121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因此上述问题又更加明显。
亦可以采用干涉配合的方式将外环123固定在轴承壳体121内,而通过使用干涉配合的方式将外环123固定在轴承壳体121内,轴承单元12的刚性和精度12将被增强。然而,此方式需要高处理精度,并且增加了成本,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干涉,则可能导致轴承单元12的运作不稳定,此外,轴承单元12的寿命亦缩短,并且使得轴承单元12的滚珠的接触角度不足。
因此,实有必要发展一种轴承组件及其适用的旋转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及其适用的旋转轴装置,其无需使用波形弹簧、粘合层或干涉配合的方式来将外环固定在轴承壳体内,从而消除公知技术所遇到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及其适用的旋转轴装置,其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刚性,且能够稳定地运作并易于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模块
- 下一篇:用于模拟工业工厂中的现场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