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0750.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钱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苗奎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具体涉及到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装置,包括行走推车、抱夹定位机构、缓冲承托架和抱夹导正机构,所述行走推车包括可行走的车板,所述车板上设有用于管桩避位的马蹄缺口,所述车板上设有两个所述抱夹定位机构,两个所述抱夹定位机构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马蹄缺口的两侧,所述缓冲承托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板上;本发明提供的施工工艺涉及的装置可在管桩施工过程中针对两个管桩进行辅助对接操作,能够提供快速定位对接,操作十分方便,并且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增强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管桩指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有效预压应力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管桩按照加工工艺又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端头板一般为法兰盘结构,用于两个管桩之间进行对接固定。
在进行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将一节管桩通过打桩机打进深埋至地下,使得该节管桩作为地基插入地下,然后再将新的一节管桩与深埋至地面的管桩进行对接,并在两节管桩端口位置进行焊接固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桩对接时,通过吊机吊运管桩与地面上的管桩进行对接,为了便于端头板法兰的对准接连,并使得两个对接的管桩的中心轴重合,常常需要人工辅助完成对接,在人工辅助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每次进行对接时,需要人为观察并扶住管桩进行导正对接,十分麻烦;
2)人工进行辅助对接时,工人处于空中吊运作业环境下,缺少相应的防护,存在一定的施工安全风险。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具体涉及到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深埋管桩:将用于作为地基使用的混凝土管桩下段部分竖直打进深埋至地下,并保证该管桩与水平面处于垂直状态;
S2、管桩吊运:通过吊机将用于和步骤S1深埋进地下的管桩对接的混凝土管桩进行吊运;
S3、管桩对接:通过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装置将吊运的管桩一端与深埋的管桩上端头进行辅助对接;
S4、端头焊接:在完成步骤S3管桩对接后,将两个管桩的接头处进行焊接固定;
采用上述步骤S1-S4的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在对预制混凝土管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上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装置,包括行走推车、抱夹定位机构、缓冲承托架和抱夹导正机构,所述行走推车包括可行走的车板,所述车板上设有用于管桩避位的马蹄缺口,所述车板上设有两个所述抱夹定位机构,两个所述抱夹定位机构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马蹄缺口的两侧,所述缓冲承托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板上;其中:
所述抱夹定位机构包括立板、电动推杆、行程板和定位基准辊,所述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板的外侧壁上,所述行程板位于所述立板的内侧壁一侧,所述行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行程板的背端设有两个与所述立板水平滑动设置的支撑导杆,位于所述行程板前端面上竖直转动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基准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岩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速岩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