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岗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0664.0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4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一;梅宇航;王莹莹;叶泳坚;翟广鹏;田春杰;王路广;毕尊禹;金波;何颖;彭文;肖乐丽;解月新;张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F40/30;G06K9/62;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马云超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人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简历投递数据;其中,所述简历投递数据包括对应的简历信息和岗位信息;
提取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结构化特征和非结构化特征;其中,所述结构化特征包括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数值特征或类别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数值特征为表征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数值的特征,所述类别特征为表征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类别的特征,所述非结构化特征包括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语义特征或交互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语义特征为表征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语言意义的特征,所述交互特征为表征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简历信息与岗位信息之间进行交互的特征;
将所述结构化特征和所述非结构化特征输入预设的人岗匹配模型,得到人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人岗匹配模型是由历史简历投递数据训练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结构化特征和非结构化特征,包括:
解析所述简历投递数据,得到关键字信息;
提取所述关键字信息中的数值特征或类别特征中的至少一种,得到所述结构化特征;
提取所述关键字信息中的语义特征或交互特征中的至少一种,得到所述非结构化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关键字信息中的数值特征或类别特征中的至少一种,得到所述结构化特征,包括:
通过预设的至少一个特征函数,提取所述关键字信息中的数值特征或类别特征中的至少一种,得到与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函数对应的至少一个初始结构化特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初始结构化特征包括招聘数量、教育信息、经历特征、技能特征、行为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按照预设的权重对所述至少一个初始结构化特征进行组合,得到所述结构化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关键字信息中的语义特征或交互特征中的至少一种,得到所述非结构化特征,包括:
将所述关键字信息中的语义特征转化为预设维度的向量信息,得到第一非结构化特征;
通过预设的知识图谱,确定所述关键字信息中的交互特征,得到第二非结构化特征;
将所述第一非结构化特征或所述第二非结构化特征中的至少一种,确定为所述非结构化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岗匹配模型的获取方式,包括:
对所述历史简历投递数据进行标注,得到标注结果;其中,所述标注结果包括人岗匹配和人岗不匹配;
以所述历史简历投递数据对应的结构化特征和非结构化特征为输入,所述标注结果为期望输出,对预设的初始人岗匹配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人岗匹配模型。
6.一种人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数据获取指令,并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从所述用户端对应的人力资源数据库中获取简历投递数据;其中,所述简历投递数据包括对应的简历信息和岗位信息;
提取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结构化特征和非结构化特征;其中,所述结构化特征包括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数值特征或类别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数值特征为表征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数值的特征,所述类别特征为表征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类别的特征,所述非结构化特征包括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语义特征或交互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语义特征为表征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语言意义的特征,所述交互特征为表征所述简历投递数据中的简历信息与岗位信息之间进行交互的特征;
将所述结构化特征和所述非结构化特征输入预设的人岗匹配模型,得到人岗匹配结果;其中,所述人岗匹配模型是由所述人力资源数据库中的历史简历投递数据训练得到的;
输出所述人岗匹配结果至所述用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人岗匹配结果至所述用户端之后,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端对所述简历投递数据的标注指令,标注所述简历投递数据,得到标注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6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搜索引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字病理图像的交互式标注精细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