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觉校准的煤矿钻锚机器人钻孔精确定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0596.8 | 申请日: | 202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薛旭升;王川伟;夏晶;王鹏;姚阳;赵昊;梁林;高佳晨;贾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校准 煤矿 锚机 钻孔 精确 定位 方法 | ||
1.基于视觉校准的煤矿钻锚机器人钻孔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目前钻锚机器人本体结构及运动方式,通过机器人学理论计算钻锚机器人各部件的运动参数,精确计算钻锚机器人与目标钻孔点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得到期望值;
利用光电编码器采集钻锚机器人驱动模块位移信息实现驱动模块的精确行走定位,使机器人到达预期的位置;
通过在钻锚机器人上搭载的雷达测距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光电编码器、倾角传感器提供正确的机器人位姿信息;通过视觉模块搭配机载激光采集钻机末端图像信息及距离信息,得到实际值,与期望值对比,及时调整钻机位置,顺利完成钻锚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校准的煤矿钻锚机器人钻孔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精确计算钻锚机器人与目标钻孔点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得到期望值;
按照工作类型的不同将龙门履带式钻锚机器人的钻机分为顶板钻机和侧帮钻机;在巷道已经成型的基础上建立初始坐标系(X0 Y0 Z0),根据预期钻点位置得出目标点所在初始坐标系的坐标值(Xn Yn Zn),以此作为钻机平台末端所要达到的目标点,根据钻机平台运动情况及结构特性进行逆运动学分析,计算出钻机平台上导轨的平移目标点坐标值(Xi YiZi),以及旋转目标坐标值(XjYj Zj),完成空间各部件之间的相对坐标转换,得到期望值;
S2、驱动钻锚机器人到达预期的位置;
根据计算所得的期望值,通过控制器下发给驱动模块,使煤矿巷道钻锚机器人达到预期的位移目标,驱动模块由上位机、主控制器、电机、光电编码器组成;并通过检测模块完成钻锚机器人与巷道距离信息的采集,防止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出现走偏情况,通过设定安全距离的方式,判断所采集到的距离信息是否小于所设定的安全距离,若小于,则及时调整机器人行走位姿;
S3、煤矿巷道钻锚机器人钻机平台精确定位:
煤矿巷道钻锚机器人到达预期的位置后,钻锚机器人侧帮护盾式结构向外推出,使其与巷道煤壁顶死,以至于钻锚机器人驱动模块暂时无法移动,由光电编码器完成平移副的半闭环移动控制,使得钻锚机器人所有的平移副和旋转副都已到达目标位置;由角位移传感器采集旋转副的角度信息,并且判断是否运动到目标参数值,形成半闭环控制系统;
S4、钻锚机器人存在倾角情况下钻机末端与锚网孔精确对准:
为了避免钻锚机器人正好处于上、下坡等存在倾角的情况,采用倾角传感器读取机器人倾角信息,此时钻锚机器人底盘已经固定,则通过再次求解逆运动学,利用钻机平台的运动副来补偿倾角误差;
S5、钻机末端与锚网孔精确对准:
在完成以上步骤的情况下,机载激光所发射的光线将精确对准锚网孔中心并提取光源到光斑的距离信息,利用钻机末端位置配置的视觉传感器采集含有激光光斑的锚网孔图像信息,通过对图像信息进行光斑中心点检测的处理,得到图像中光斑中心点坐标信息作为目标点,再次求解逆运动学,实现钻机与锚网孔中心精确对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校准的煤矿钻锚机器人钻孔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锚机器人为两履带式龙门履带钻锚机器人,可横跨于掘进机所在工作面,钻机分为顶帮钻机和侧帮钻机,每个钻机都是独立的控制器,可实现精确的力控制,且每个钻机工作互不干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校准的煤矿钻锚机器人钻孔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锚机器人各部件的运动参数的计算包括履带行走机构运动参数计算、顶板钻机和侧帮钻机的平移距离和旋转角度的计算、钻机末端与目标锚网孔中心点之间距离计算以及打钻深度的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5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