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灯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0581.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7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强;郭光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零奔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25 | 分类号: | H05B45/325;H05B45/12;H05B45/22;H05B47/165;H05B47/19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应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灯控系统,包括主灯和若干辅灯;所述主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驱动电源模块和第一发光模块;所述辅灯包括光接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驱动电源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灯控系统,使用光通讯的功能,将所需的照明策略通过主灯以光通讯方式直接传递给其它各辅助灯,各辅助灯具接收到主灯的光脉冲信号后,就可直接控制各辅灯的亮度,色温等参数,实现对整个家居照明系统的整体优化控制,避免使用多重开关或复杂灯控系统,使家居照明安装更简洁实用,操作简单,只需一个指令即可实现控制相应的主灯和辅灯进入对应的工作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家居灯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家居照明系统中,一般注重灯光的层次和造型,常常有多种不同功能的灯具搭配使用,以营造不同的灯光层次,主次分明,特定照明的效果,如水晶灯,吸顶灯,射灯,灯带,筒灯等等。通常照明系统中会有一个主灯,其它灯具按照不同类别的照明功用分别进行辅助照明,如主灯实现功能照明,其它辅助类灯具分别实现如重点照明,背光照明,装饰照明等,虚实搭配。这些灯在使用时,一般家居会设置多个开关相对应来控制,非常麻烦,且不便于调整每个灯处于最佳照明环境。
在家居的灯光系统中,要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通常对每种灯具的亮度,色温,功用等要进行不同的配置,使每种灯在这个照明系统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样,常规的简单开关就无法达到要求。
为达到照明系统的灯光要求,现在一般使用智能手机APP或专用的灯光集成控制系统,对这些灯具进行系统而集中的控制编程,以实现照明所需的策略。但这些系统需要配备复杂的系统设备,操作不方便,还要作相对麻烦的布线,或者作复杂的无线连接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灯控系统,解决了布线麻烦、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一种智能家居灯控系统,包括主灯和若干辅灯;
主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驱动电源模块和第一发光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存储预先设定的灯光模式对应的指令集编码、向第一驱动电源模块发出包含若干个指令集编码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驱动电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发出相对应的脉冲电流、以驱使第一发光模块根据脉冲电流输出对应的光脉冲信号;
辅灯包括光接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驱动电源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光连接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光脉冲信号并转化成接收信号后传输至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解码接收信号中的指令集编码、比对预先设置的灯光模式对应的指令集编码、输出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驱动电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发出相对应的电流,以驱使第二发光模块根据电流发出相对应的光。
优选的,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驱动电源模块和第一发光模块依次连接,光接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驱动电源、第二发光模块依次连接。
优选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均为MCU控制器。
优选的,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均为LED灯。
优选的,第一驱动电源和第二驱动电源均为PWM控制器。
优选的,光接收模块为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指令集编码用于在特定的灯光模式下控制特定的辅灯发出特定的辅助光,包括:至少一指令用于控制工作的辅灯种类,至少一指令用于指示所在工作辅灯的发光百分比,至少一指令用于指示所在工作辅灯的色温调节度。
优选的,其中控制辅灯种类的指令包括a、b、c,其中a代表射灯类,b代表筒灯类,c代表灯带类。
优选的,其中控制辅灯发光百分比的指令包括T^\d{1,2}$,T用于标识发光百分比,^\d{2}$为正则表达式,表示两位数字,用于控制辅灯的发光百分比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零奔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零奔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