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用可折叠带锁爬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0537.0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乾;汪炜奇;唐剑东;王富强;邓茂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3/02 | 分类号: | B61D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可折叠 爬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用可折叠带锁爬梯,所述爬梯包括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若干横档,爬梯的横档上设置有收缩紧锁装置,所述收缩紧锁装置包括收缩装置和紧锁装置,收缩装置包括旋转杆机构,旋转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档上的两根旋转杆,旋转杆之间设置有连杆;收缩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杆限位块,连杆限位块上设置有限位台和两个连通的上导向孔和下导向孔,限位台置于上导向孔和下导向孔的连接切线处,连杆与所述下导向孔可转动连接;所述收缩装置的两个连杆限位块的上导向孔上设置有用于紧锁连杆防止其转动的紧锁装置,两个所述连杆限位块与机车壁连接。该爬梯可以收缩锁紧,节约空间,且非工作人员无法将梯子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调车机车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调车机车车顶检修登顶梯子。
背景技术
现今,大型机车种类繁多,比如吊车、起重机、大型货车等,其共同点就是体型大,车厢距离地面较高,然而机车车顶上设置有机车所需要的设备,因此,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上到机车顶部,对这些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如电力机车,其车顶上装有受电弓,主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电压互感器,高压连接器,支持绝缘子等设备,因此,登顶梯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便于工作人员上下。
然而,机车车顶检修一般使用升降云梯或者登顶梯登顶作业,而在无升降云梯的时候登顶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将梯子直接安装在机车,因机车停止工作时,可能存在非工作人员通过梯子登顶的情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车用可折叠带锁爬梯,采用一种可收缩折叠的梯子,在需要登顶检修作业时,将梯子拉出工作人员正常登顶作业,在非工作状态时,收缩折叠梯子使梯子紧贴机车壁,非工作人员无法使用梯子登顶,同时收缩后将梯子防爬装置锁死,非工作人员无法将梯子打开。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车用可折叠带锁爬梯,所述爬梯包括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若干横档,所述爬梯的横档上设置有收缩紧锁装置,所述收缩紧锁装置包括收缩装置和紧锁装置,所述收缩装置包括旋转杆机构,所述旋转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档上的两根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收缩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杆限位块,所述连杆限位块上设置有限位台和两个连通的上导向孔和下导向孔,所述限位台置于上导向孔和下导向孔的连接切线处,所述连杆与所述下导向孔可转动连接;所述收缩装置的两个连杆限位块的上导向孔上设置有用于紧锁连杆防止其转动的紧锁装置,两个所述连杆限位块与机车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爬梯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收缩装置,置于爬梯下部收缩装置的上导向孔上设置有用于紧锁连杆的紧锁装置。
优选的,所述爬梯上部设置的收缩装置置于爬梯上部的第一根横档上,所述爬梯下部设置的收缩装置置于爬梯下部倒数第二根横档上。
优选的,所述紧锁装置包括两个轴销,所述轴销贯穿所述上导向孔紧贴连杆,两个所述轴销贯穿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紧锁装置还包括插入通孔且可沿通孔轴向运动的锁扣板,所述锁扣板置于所述机车壁上,所述锁扣板上设置有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置于所述锁扣板下部且紧贴压板,所述第一锁孔内设置有锁。
优选的,所述锁扣板上部设置有第二锁孔。
优选的,所述连杆限位块和锁扣板均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连接机车壁。
优选的,所述连杆限位块和锁扣板焊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在机车壁上。
优选的,所述立柱和横档为钢管,所述连杆限位块和安装板为钢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机车用可折叠带锁爬梯,该爬梯通过收缩装置的旋转杆结构和连杆限位块实现收缩折叠,不占用车内设备安装空间,也不要占用车顶空间,节约空间,同时在所述装置的连杆限位块上设置紧锁装置防止旋转杆中的连杆转动,从而将收缩的梯子锁死,非工作人员不能打开,从而防止非工作人员通过爬梯登上车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