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叶烘烤用致香成分采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89497.8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媛;孙鹏;王建东;黄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富德 |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3 | 代理人: | 韩松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叶 烘烤 用致香 成分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叶烘烤用致香成分采集装置,包括烘烤采集箱和为多层的放置网板,烘烤采集箱内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上安装用以烘烤烟叶的电加热圈,所述烘烤采集箱外壁上设置有用以观察放置网板上烟叶变化的观察窗,所述烘烤采集箱顶壁上安装有排气阀且排气阀连接于外壁香气积存罐,烘烤采集箱侧壁上用以擦拭观察窗的擦拭机构,所述观察窗由透明导电层和两个透明玻璃层构成,透明导电层置于两个透明玻璃层之间且透明导电层的边侧设置有电流导入层。本发明结构可多层式烘烤,而提高烘烤的效果并利用透明导电层对玻璃进行加热以及摆动擦拭玻璃而清理观察窗表面水汽,提高观察的清晰度以及准确性,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的领域,具体是一种烟叶烘烤用致香成分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摒除非恶劣气候环境对烟株生长造成的影响,烤烟品种烟株所产出的烟叶品质主要受到大田管理和烘烤调制两方面的影响,大田管理主要管理烟株生长这一阶段,包括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打顶等等环节,保证同部位烟叶、同地块烟叶的统一落黄和统一采收;烘烤调制主要对田间采收的烟叶进行加热,使其脱水并且内部组分在而环境中发生化学转化和反应,使得各种成分含量变得更加协调,尤其是美拉德反应可以提高其内部致香成分的生成,从而提高烟叶的外观和燃吸品质。
一般而言,现有技术中的烟叶烘烤基本都采用密集烤房作业的三段式烘烤工艺,即烟叶需要经历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和干筋阶段,其原理如下:烟叶分层挂至于烤房内部,然后烤房外部采用燃煤加热方式并通过管道实现燃烧室与烤房内的热交换,烤房内部的热气流上升对烟叶进行加热,同时携带排出的水分至外界。由于烤房内烟叶数量很多,所以如何规整烟叶的装烟方式,使得热气流能够均速、顺畅地在烤房内流动,是高水平烘烤调制的必然条件之一,否则很容易造成排水不充分、加热不充分,导致烟叶难定色,甚至烟叶出现洇筋洇片、黑糟挂灰等现象,不仅浪费热能,而且这种等级的烟叶收购价格和使用品质极低。
而且目前烟叶烘烤的阶段判定基本靠肉眼观察,即通过烤房上开设的玻璃窗来观察,但是玻璃窗很容易被水汽沾染导致透光性能下降,但又不适合打开烤房房门进入对其擦拭,导致烘烤阶段的判定存在一定误差。因为烟叶处于不同的烘烤阶段,其散发出的致香成分不同,故有学者提出通过烤房内致香成分的种类来判定烟叶处于烘烤的何种阶段,但是如何实现对烟叶烘烤过程中散发出的致香成分进行采集,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叶烘烤用致香成分采集装置,以解决观察窗表面水汽而观察清晰度较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叶烘烤用致香成分采集装置,包括烘烤采集箱和为多层的放置网板,所述烘烤采集箱顶部开口设置且匹配有顶盖体,放置网板通过吊杆固定在顶盖体下端面上,烘烤采集箱内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上安装用以烘烤烟叶的电加热圈,所述电加热圈与设置在烘烤采集箱侧壁上的电连接控制座电性连接,所述烘烤采集箱外壁上设置有用以观察放置网板上烟叶变化的观察窗,所述烘烤采集箱顶壁上安装有排气阀且排气阀连接于外壁香气积存罐,烘烤采集箱侧壁上用以擦拭观察窗的擦拭机构,所述观察窗由透明导电层和两个透明玻璃层构成,透明导电层置于两个透明玻璃层之间且透明导电层的边侧设置有电流导入层且电流导入层电性连接于电连接控制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擦拭机构包括位于观察窗顶侧的摆动伺服电机,摆动伺服电机输出端伸入烘烤采集箱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相对观察窗的杆壁上设置有紧贴观察窗板面的擦拭条。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顶盖体下端壁上还设置有用以感应烘烤采集箱内部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顶盖体下端壁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轴且转动杆轴转过贯穿多层的放置网板,所述转动杆轴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位于放置网板上侧的横杆,所述横杆杆壁上设置有拨杆,转动杆轴顶端部连接于设置在顶盖体上的拨散电机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富德,未经黄富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9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交叉层叠分形环结构的超宽带天线
- 下一篇:一种三主梁移动模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