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88896.2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2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新;江书平;高升;程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车电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4322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箱梁件 焊接 变形 自动 整形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装主体平台(1)、至少一个龙门结构、用于支撑需要整形的工件的支撑块(401)和用于测量工件是否调整到位的高度测量检具(402),所述的龙门结构的下部可在工装主体平台(1)上前后移动;所述的龙门结构的上部安装有高压千斤顶(304),所述的高压千斤顶(304)可在龙门结构的上部横梁上左右移动;所述的支撑块(401)至少为两个,且与工装主体平台(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所述的高度测量检具(402)至少为两个,为外壁上设有测量刻度的等高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门结构包括龙门下部单元(2)和龙门上部单元(3);所述的工装主体平台(1)包括有主体平台结构件(101),主体平台结构件(10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用于龙门结构前后移动的第一轨道(103),第一轨道(103)的下方安装有齿条(102);所述的龙门下部单元(2)包括龙门下部结构件(201);龙门下部结构件(201)包括一根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段立柱,整体呈倒立的冂字型结构;所述的两段立柱的内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滚轮(206),所述的第一滚轮(206)用于与第一轨道(103)配合;其中一段立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202),第一减速电机(202)的输出端连接有同步轴(203),同步轴(203)上安装有两个齿轮(204);所述两个齿轮(204)分别与主体平台结构件(101)的左右两侧的齿条(102)啮合;另一段立柱的外侧上安装有电动液压站(205);所述的龙门上部单元(3)包括龙门上部结构件(301),龙门上部结构件(301)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设有一段向下的支撑柱,整体结构呈冂字型;龙门上部结构件(301)的支撑柱上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302)和电器控制柜(307),龙门上部结构件(301)的横梁上安装有高压千斤顶(304)和第二轨道(306),高压千斤顶(304)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滚轮(305),第二滚轮(305)滚动配合在第二轨道(306)内,第二减速电机(302)通过丝杆(303)与高压千斤顶(304)相连,用于控制高压千斤顶(304)在横梁上左右移动;所述的电器控制柜(307)用于集中安装设备的电控装置对应的操作端;电动液压站(205)用于为高压千斤顶(304)提供液压动力源。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单龙门施压,先将需要整形的工件放置在两套支撑块(401)上,支撑块(401)摆放在工件的两端,然后操作龙门结构移到工件中间位置,启动电动液压站(205),使高压千斤顶(304)伸出杆压制在工件的中间位置,并对工件施加一定压力,经过一定时间后,泄去高压千斤顶(304)的压力,再采用高度测量检具(402)对工件进行检测,即可快速检测出是否压制到位,如果压制没有到位,则继续进行一次压制,直到整形压制到位为止。
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龙门施压,先将需要整形的工件放置在一套支撑块(401)上,支撑块(401)摆放在工件的中间,再操作对应的两个龙门结构分别移到工件的两端位置,启动电动液压站(205),使每个高压千斤顶(304)伸出杆分别压制在工件两端,并对工件施加一定压力,经过一定时间后,泄去高压千斤顶(304)的顶压力,再采用高度测量检具(402)对工件进行检测,即可快速检测出是否压制到位,如果压制没有到位,则继续进行一次压制,直到整形压制到位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车电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车电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88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