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作流平台的数据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8434.0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0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敬岩;杨明;叶乃宝;谷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李世端 |
地址: | 10002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作流 平台 数据 同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工作流平台的数据同步方法,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利用工作流平台的标准接口,处理各个业务系统发起的任务,当任务的各个业务流程产生数据变更时,向各个业务系统发送基于消息队列的异步消息,各个业务系统监听异步消息,获取工作流数据,各个业务系统利用自身的数据存储接口,将工作流数据同步到自身的数据库中,减少了业务系统查询工作流平台的次数,降低了工作流平台数据库的压力,解决了由于历史数据堆积导致的大表查询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工作流平台的数据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工作流平台是一个公司必不可少的流程规范、实施工具,以前的工作流平台的使用场景仅局限于公司的办公自动化审批,由于场景限制,所以通常不会存在因为数据量太大引起的查询、使用太慢的问题,但是,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除了办公自动化审批外,工作流平台更多的使用场景是业务工单,例如:客服投诉工单、用户退款工单、订单投诉工单等,这些不同种类的工单,每个都有一套标准的处理流程,非常适合接入工作流平台办理,而每个公司的工作流平台一般也仅有一套,那么,众多业务系统接入工作流平台后,就会产生三个问题:
(1)无关的业务系统之间共用工作流平台数据库,导致流程办理的历史数据太多,影响查询和使用性能;
(2)业务系统筛选数据,一部分条件在业务系统,一部分条件在工作流平台,按条件筛选数据、分页麻烦;
(3)个别业务系统并发高时,工作流平台数据库压力会随之增大,由于共用工作流平台,可能会导致少数业务影响全部业务。
目前主流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按业务分表,一种是按时间结转。按业务分表,即每次接入一个业务线,就对应生成、维护一套完整的工作流表结构,类似沙盒的思想,每次对接业务线,都要做适配开发,数据库压力没解决,业务系统筛选数据依旧麻烦。按照时间结转,即定期结转工作流平台的历史数据,按时间段分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查询,走不同的表,条件跨时间段时,处理麻烦,数据库压力没解决,业务系统筛选数据依旧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作流平台的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工作流平台的标准接口,处理各个业务系统发起的任务;
当所述任务的各个业务流程产生数据变更时,向各个业务系统发送基于消息队列的异步消息;
各个业务系统监听所述异步消息,获取工作流数据;
各个业务系统利用自身的数据存储接口,将所述工作流数据同步到自身的数据库中。
优选地,各个业务系统监听所述异步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异步消息的标签并将所述标签设置为自身任务的标识,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不同的业务系统,只需将异步消息的标签设置为自身业务流程的标识即可实现只监听自身流程数据的功能,避免了监听到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导致产生大表和脏数据的问题。
优选地,各个业务系统监听所述异步消息还包括:
当所述异步消息包含多个任务时,分别获取所述异步消息的各个标签并分别将所述各个标签设置为自身各个任务的标识,各个标识之间用双竖线隔开。
优选地,各个业务系统均内置SDK工具包,所述SDK工具包用于监听异步消息,具有消息队列消费者、数据库表结构及三个接口,其中,三个接口为数据查询接口、数据保存接口及数据更新接口。
优选地,所述异步消息的主题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工作流平台的数据同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8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