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的便携手持式自动读写防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8092.2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0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段绍丽;雷正刚;余春超;杨智雄;郑为建;汪凌志;郑传武;严敏;束慧琴;曾怡;王红伟;胡耀航;庞玲玲;曹莹莹;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于洪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 化学品 身份 信息 便携 手持 自动 读写 防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的便携手持式自动读写防爆装置,属于危险化学品数字监管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数字基带模块、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和天线模块;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分别与数字基带模块、天线模块相连;数字基带模块包括微处理器、LCD、摄像头、GPS、PSAM卡、T‑Flash、接口模块、4G通信模块、电源装置、解码与纠错电路、放大器和Flash;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包括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双工器。本装置性能高、成本低、使用方便,解决流通阶段危险化学品信息的快速自动批量读取、写入和快速准确传输,以及逐桶、逐瓶、逐罐、逐箱的查询与修改,并将读取的标签信息通过4G公用网络上传至后台数据库的问题,同时解决手持读写装置的防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危险化学品数字监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的便携手持式自动读写防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的便携手持式自动读写防爆装置,防爆等级符合防爆等级Ex ib IICT4等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初具规模,但危险化学品信息感知尚停留在静态的、被动的告知状态;此外,无论是根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书规定》制作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还是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制作的标签与标识,均无法直接反映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动态流通特性,不利于危险化学品的有效监管。
随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对非接触自动读写的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现场石油炼化厂的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的标签还是纸质标签,很多危险化学品包装在搬运或运输途中会被损坏,不能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数字化精确管理。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的有效监管,开发面向不同流通阶段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的快速感知需求,同时不增加化工厂的作业难度,提高数据采集效率,需要设计一种高性能、低成本、使用方便的符合实际需求的便携手持式自动读写防爆装置,以实现流通阶段危险化学品信息的快速自动批量读取、写入和快速准确传输,为构建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感知与传输体系提供重要保障,为提高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水平、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作出积极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高性能、低成本、使用方便、满足爆炸性气体环境使用需求的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的便携手持式自动读写防爆装置,解决流通阶段危险化学品信息的快速自动批量读取、写入和快速准确传输,以及化工园区逐桶、逐瓶、逐罐、逐箱查询与修改标签信息,并将读取的标签信息通过4G公用网络上传至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管控平台的问题,同时解决爆炸性气体环境中手持读写装置正常工作的防爆问题,要求防爆等级能达到ib IIC T4等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危险化学品身份信息的便携手持式自动读写防爆装置,包括:数字基带模块、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和天线模块;
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分别与数字基带模块、天线模块相连;
数字基带模块包括微处理器、LCD、摄像头、GPS、PSAM卡、T-Flash、接口模块、4G通信模块、电源装置、解码与纠错电路、放大器和Flash;
微处理器分别与LCD、摄像头、GPS、PSAM卡、T-Flash、接口模块、4G通信模块、电源装置、解码与纠错电路、Flash相连;解码与纠错电路还与放大器相连;
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包括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双工器;
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分别与双工器相连;
双工器与天线模块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是,发射系统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一混频器、第一本地振荡电器和第一射频振荡器;
第一本地振荡器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第一混频器、第一射频振荡器相连;第一放大器还与双工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物理研究所,未经昆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8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