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PS成型机用可进行循环使用的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7090.1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明睿威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8D7/08;B08B9/087;B08B9/093;B26D7/00;F24H1/18;F24H9/18;F25D1/00;F25D1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郭永 |
地址: | 2151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ps 成型 机用可 进行 循环 使用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PS成型机用可进行循环使用的冷却装置,包括EPS成型机本体和控制箱,所述EPS成型机本体上侧右端通过第一输水管与第一冷却水箱相连通,且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外壁均设置有辅助降温组件,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后侧通过第二输水管与第二冷却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一蛇形管后侧设置有第二蛇形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上侧均通过进水管与第一蓄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箱通过第三输水管与冷却水循环箱相连通。该EPS成型机用可进行循环使用的冷却装置,设置有辅助降温组件,辅助降温组件内的散热片对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内的热水进行预降温处理,这样可降低进入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内的水温高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PS成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EPS成型机用可进行循环使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EPS成型机是一台由电脑控制,能够从挤压和膨胀的EPS泡沫中切割出任意二维制品的机器。通过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步电机的使用,发热的电热丝在X、Y和Z方向上切割,这可以使得对泡沫材料进行快速准确的切割。
现有的EPS成型机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周期性进行冷却循环工作,现有的EPS成型机冷却装置在使用时未进行预降温处理,延长整个冷却时间,并且水冷装置冷却时,输水管在冷却箱内停留时间短,冷却效果差,同时冷却箱中的冷却水使用后,未对其进行回收,最后冷却水循环箱长时间使用后需要人为进行清洁,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PS成型机用可进行循环使用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EPS成型机冷却装置在使用时未进行预降温处理,并且水冷装置冷却时,输水管在冷却箱内停留时间短,冷却箱中的冷却水使用后,未对其进行回收,最后冷却水循环箱长时间使用后需要人为进行清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EPS成型机用可进行循环使用的冷却装置,包括EPS成型机本体和控制箱,所述EPS成型机本体上侧右端通过第一输水管与第一冷却水箱相连通,且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外壁均设置有辅助降温组件,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后侧通过第二输水管与第二冷却水箱相连通,且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内均设置有第一蛇形管和第二蛇形管,所述第一蛇形管后侧设置有第二蛇形管,且第一蛇形管和第二蛇形管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压泵和第二加压泵,同时第一加压泵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压泵,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上侧均通过进水管与第一蓄水箱相连通,且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下侧均通过排水管与热水回收箱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箱通过第三输水管与冷却水循环箱相连通,且冷却水循环箱内部上侧设置有清洁组件,同时第三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加压泵。
优选的,所述辅助降温组件包括散热箱、散热扇、散热片和排风扇,所述散热箱上下外壳上均贯穿有散热扇,且散热箱一侧贯穿有排风扇,同时辅助降温组件内的第一输水管及第二输水管外壁上均设置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箱上下外壳均贯穿有两个散热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内壁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循环箱上侧转动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循环箱内部下侧为3%倾斜设置,且冷却水循环箱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螺杆、螺母、滑块、电动伸缩杆、机械手、清洁刷、滑道和喷头,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上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上侧固定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有滑道,同时螺母下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下侧固定有机械手,且机械手下侧螺纹连接有清洁刷,所述喷头贯穿有冷却水循环箱上侧。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道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固定在EPS成型机本体前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EPS成型机用可进行循环使用的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明睿威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明睿威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7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余热再利用的珍珠棉加工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加权矩阵系数的自适应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