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微基站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4778.4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7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屠君红;廖秋月;曾婷;罗美秀;陈利彬;谭裕承;张祺琦;吴春海;卢佳跃;郑鸣;刘振;黄志华;廖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海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8;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叶镇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一种5G微基站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用户终端为中心,扫描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判断是否扫描到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若扫描到,则获取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的信息,所述微基站信息包括基站信号强度和基站方向;选择信号强度最大的基站作为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收发的微基站。本申请通过以用户终端为中心,扫描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并选择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信号强度最强的基站,实现精准利用,不但提高利用率,且保证了与微基站之间信号稳定的进行传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基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微基站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5G毫米波穿透力较弱,并且在空气中衰减很大。如果5G仍然采用以往在3G、4G时期使用的“宏基站”,就不能为与其距离稍远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号保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5G开始采用全新的基站模式,“微基站”。微基站不仅在体积上要远远小于宏基站,在功耗上也会有所降低,一般是5W-20W的功率,可以在墙壁上直接钉装,不需要租用专用机房,基站越小巧,数量越多,覆盖就越好,速度就越快!
但是由于微基站发射信号的时候是散射的,散射覆盖面大,利用率有高有低,不能实现利用率最大化,且各微基站相互之间的信号还会造成干扰,从而导致用户终端无法稳定的进行信号传输。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有一种5G微基站监测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微基站监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5G微基站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用户终端为中心,扫描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
判断是否扫描到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
若扫描到,则获取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的信息,所述微基站信息包括基站信号强度和基站方向;
选择信号强度最大的基站作为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收发的微基站。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没有扫描到微基站,则继续扫描第二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
判断是否扫描到第二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
若扫描到,则获取第二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的信息,所述微基站信息包括基站信号强度和基站方向;
选择信号强度最大的基站作为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收发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第二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没有扫描到微基站,则扫描周围的宏基站。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监测到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相同,则获取每个微基站的用户数量;
选择用户数量最少的微基站作为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收发的微基站。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定时检测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收发的微基站的信号强度;
若检测到信号强度减弱,则调节用户终端的天线收发单元的幅度与相位,以将电磁波的波束由宽变窄。
可选地,所述以用户终端为中心,扫描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的微基站包括:
以用户终端为中心,向第一预设监测半径范围内发送广播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5G微基站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海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日海通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4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