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原位河道生态治理恢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3003.5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壮亮;吴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夏路28号2606室(部位:自编之一),26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原位 河道 生态 治理 恢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河水原位治理领域,提供一种模块化原位河道生态治理恢复系统,用于解决河水水质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原位河道生态治理恢复系统,包括:人工浮岛,所述人工浮岛设置在河道中央;生态滤池,所述生态滤池设置河道点源污染汇流口处;防护帘,所述防护帘设置在治理河道的上游或支流汇流处下游;光催化膜,所述光催化膜设置在河段中;微生物装置,所述微生物装置设置在河道内;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人工浮岛或光催化膜的上游。显著的提高了河水的环境质量,减少了河水中污染物质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水原位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原位河道生态治理恢复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河道普遍存在清洁水源补给缺乏、河道流动性差、河道与河滨带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自净能力严重消退,此外,由于各种污染源短期内难以控制,河流水质恶化严重。传统河道治理常采取清淤和换水等市政工程手段,短期内可能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治标不治本,由于河道自净能力未得到恢复,受污染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难以被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河水水质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原位河道生态治理恢复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块化原位河道生态治理恢复系统,包括:
人工浮岛,所述人工浮岛设置在河道中央;
生态滤池,所述生态滤池设置河道点源污染汇流口处;
防护帘,所述防护帘设置在治理河道的上游或支流汇流处下游;
光催化膜,所述光催化膜设置在河段中;
微生物装置,所述微生物装置设置在河道内;
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人工浮岛或光催化膜的上游。
结合人工浮岛、生态滤池、防护帘、光催化、微生物和曝气技术,用多种方式结合对河道进行原位治理。
有效地对河水进行了生态治理,提升了水质。
优选地,所述人工浮岛包括:
浮岛主体;
浮体,所述浮体同所述浮岛主体连接。浮体保证人工浮岛悬浮在水面上,有一部分河水进入浮岛,被滤去污染物质,排出。
优选地,所述防护帘为孔径1~2cm的尼龙绳网。防护帘用于同河水更进一步的接触,拦截污染物。
优选地,所述生态滤池包括:
基质层;
第一滤层,所述第一滤层同所述基质层连接;
第二滤层,所述第二滤层同所述第一滤层连接;
培养层,所述培养层同所述第二滤层连接,所述培养层上种植有植物。
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为纳米曝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光催化层为网状滤网上涂覆光催化剂形成的,所述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取20~30质量份的石墨烯改性纳米银,6~8质量份的磷酸氢二钠,凹凸棒土50~60质量份;
将石墨烯改性纳米银分散到10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将磷酸氢二钠溶解到10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将所述石墨烯改性纳米银的分散液同所述磷酸氢二钠的溶液混合,在300~400r/min的转速下混合,持续搅拌2~3h,得到预改性液;
将凹凸棒土加入到500~6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预改性液,超声分散1h,搅拌10~12h,老化24h,得到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3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倾斜矿体采场布置系统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用户语句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