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mTOR/HDAC双重抑制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82309.9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东;彭成军;张明明;李传润;陶强强;王虎传;胡孟奇;董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P35/00;A61P35/02;A61P11/00;A61K31/519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梦媚 |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mtor hdac 双重 抑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mTOR/HDAC双重抑制剂及其应用,该双重抑制剂具有mTOR和HDAC的双重抑制作用,具有比mTOR抑制剂更优的疗效,可用于制备抗肿瘤、抗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mTOR/HDAC双重抑制剂及其应用,还涉及mTOR/HDAC双重抑制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PIK3CA突变以及抑癌基因PTEN异常所致的PI3K/Akt/mTOR(PAM)信号通路过度活化是最为常见的致癌因素之一。mTOR是该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存在于蛋白复合物mTORC1和mTORC2中,许多恶性肿瘤中可见mTOR的异常活化。第一代mTOR抑制剂Temsirolimus、Everolimus的上市充分证实了mTOR作为恶性肿瘤治疗靶点的应用价值。然而,上述两种药物仅能抑制mTORC1,故其抗瘤谱较窄;此外,可激活S6K/IRS1/PI3K负反馈通路,从而导致自身抗肿瘤效果的削弱。第二代mTOR抑制剂为ATP竞争性抑制剂,可规避第一代药物的不足,现已有多个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通过mTOR蛋白FRB区域及ATP结合口袋的突变,分别介导其对第一代、第二代药物的耐药性。与此同时,包括mTOR抑制剂在内的PAM通路抑制剂可激活相关信号旁路,继而导致耐药性的发生。因此,现获批上市或临床在研的mTOR抑制剂均存在疗效方面的不足。
HDAC可通过表观遗传或催化非组蛋白底物的去乙酰化,诱导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亦是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靶点。大量研究证实,HDAC抑制剂、mTOR抑制剂联用可获得协同效应,并削弱后者所致的交叉激活耐药,这为mTOR/HDAC双重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鉴于药物联用疗法的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毒副作用累加、药代动力学复杂、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mTOR/HDAC双重抑制剂不仅有望获得比mTOR抑制剂更优的疗效、削弱其耐药性,亦能规避mTOR抑制剂、HDAC抑制剂联用疗法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毒副作用累加、药代动力学复杂、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故研发价值显著。然而,迄今尚无mTOR/HDAC双重抑制剂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状态。
HDAC具有多种亚型,其中,HDAC6亚型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其过表达可导致Ras、EGFR等信号通路异常,促进致癌性转化以及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血管生成,并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转移性。新近研究表明,选择性抑制HDAC6可下调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从而发挥免疫治疗作用。当前,未见化合物在具有mTOR/HDAC双重抑制作用的同时,亦呈现抑制HDAC6亚型的选择性:此类化合物不仅可获得抑制mTOR、HDAC6的协同效应,而且能降低抑制所有或多种HDAC亚型抑制所致的毒副作用,故有望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新疗法。
除用于抗肿瘤外,抑制mTOR或HDAC亦可发挥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 fibrosis,IPF)作用。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间质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仅2-3年,死亡率高于大多数肿瘤。伴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IPF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现有的抗IPF药物仅能延缓疾病进程,但无法终止或逆转纤维化进程,故亟需发展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IPF药物。由于IPF的发病进程较复杂,且涉及多通路,mTOR/HDAC双重抑制剂有望产生更优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全新的抗IPF作用机制,可对IPF进展过程中的上皮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促纤维化基质蛋白表达、上皮间质转化实施“多靶点、多进程”的干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mTOR抑制剂在抗肿瘤疗效方面的不足,以及联合用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类mTOR/HDAC双重抑制剂,其分子结构中兼具抑制mTOR和HDAC所需的结构单元,且多次活性测试证实,本发明中的化合物具有mTOR、HDAC双重抑制活性,以及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由于具有单分子多靶点效应,本发明中的化合物可规避mTOR抑制剂、HDAC抑制剂联用疗法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毒副作用累加、药代动力学复杂、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2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噪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一种带有铺泥装置的培育池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