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密码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81905.5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媛;田丰;于达;王明;黄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46 | 分类号: | G06F21/46;G06F16/9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尹秀 |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码 检测 系统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密码检测系统,包括:本地检测模块依据预设检测策略对用户密码进行检测,在基于检测结果判定户密码为非弱密码时,将用户密码发送给远程检测模块;远程检测模块接收用户密码;基于弱密码字典库判断用户密码是否为常见弱密码,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本地检测模块;本地检测模块接收判断结果,上述系统,基于检测结果判定用户密码为非弱密码时,基于弱密码字典库继续判断用户密码是否为常见弱密码,弱密码字典库存储于远程检测模块,不再存储于本地检测模块,因此,不同应用均采用同一弱密码字典库判断,避免了弱密码字典库存储于本地且其由于应用不同而不同,导致针对同一输入密码,检测标准不统一,用户密码安全性不能保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密码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账户安全的关键取决于密码的复杂性,为了防止采用简单字符排序作为用户密码,如密码位数过少、采用过多相同字符作为密码以及采用单一字符类型作为账户密码或者使用已公开或被认定为弱密码的字符组合作为账户密码,如:password等导致账户安全性降低,需要对用户密码进行弱密码检测。
现有的弱密码检测过程中,通过本地弱密码强度检测策略及弱密码字典库作为检测标准对用户密码进行检测,确定用户密码是否为弱密码,由于每个应用在本地都会存储弱密码字典库,而弱密码字典库会由于应用的不同而不同,导致针对同一输入密码,检测的标准不统一,因此弱密码检测的准确度不能保证,导致用户密码的安全性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弱密码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本地弱密码强度检测策略及弱密码字典库作为检测标准对用户密码进行检测,确定用户密码是否为弱密码,由于每个应用在本地都会存储弱密码字典库,而弱密码字典库会由于应用的不同而不同,难以统一管理和更新,导致针对同一输入密码,检测的标准不统一,因此弱密码检测的准确度不能保证,导致用户密码的安全性不能保证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弱密码检测系统,包括:本地检测模块、远程检测模块,其中,所述本地检测模块存储有弱密码强度检测动态策略库,依据所述弱密码强度检测动态策略库设定预设检测策略,所述远程检测模块存储有弱密码字典库,所述本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登录目标应用的用户密码,依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对所述用户密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判断所述用户密码是否为弱密码,若否,将所述用户密码发送给所述远程检测模块;
所述远程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密码,基于所述弱密码字典库判断所述用户密码是否为常见弱密码,得到判断结果,将所述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本地检测模块;
所述本地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判断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密码检测系统,包括:本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登录目标应用的用户密码,依据预设检测策略对用户密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基于检测结果,判断用户密码是否为弱密码,若否,将用户密码发送给远程检测模块;远程检测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密码;基于弱密码字典库判断用户密码是否为常见弱密码,得到判断结果,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本地检测模块;本地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判断结果,上述的检测系统中,基于本地检测模块得到检测结果,基于检测结果判定用户密码为非弱密码时,基于远程终端的弱密码字典库继续判断用户密码是否为常用弱密码,由于弱密码字典库存储于远程检测模块,不再存储于本地检测模块,因此,各个应用均采用同一弱密码字典库进行检测,避免了由于弱密码字典库存储于本地,而弱密码字典库会由于应用的不同而不同,导致针对同一输入密码,检测的标准不统一,用户密码的安全性不能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