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1459.8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马静;沈雅琦;吴羽翀;王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马东伟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馈风电 机组 同步 振荡 主动 阻尼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定子电流和/或定子电压的振荡分量;根据所述定子电流和/或所述定子电压的振荡分量在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中的流通路径,确定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中的各能量支路;根据所述定子电流和/或所述定子电压振荡分量,确定各所述能量支路对应的函数;根据各所述能量支路对应的函数和变流器参数,确定所述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中能量补偿支路及其对应的能量补偿函数;根据所述能量补偿函数,通过控制能量补偿支路对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控制策略的准确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次 同步振荡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双馈风电场通过串补系统进行输送时,次同步振荡现象会触发风电 场脱网事故,因而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双馈风电并网系 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措施已逐渐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热 点。
然而,现有控制策略仍局限于某一振荡频率点进行主动抑制,但当 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导致振荡频率发生变化时,现有方法难以满足变化场 景下的阻尼需求。同时,现有控制策略以提升风机次同步频段稳定性为 主,鲜有计及超同步频段和基频段,使得现有控制策略存在控制盲点, 从而降低了控制策略的准确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主 动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以提高控制策略的准确度和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主动 阻尼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定子电流和/或定子电压的振荡分量;
根据所述定子电流和/或所述定子电压的振荡分量在双馈风电机组 变流器中的流通路径,确定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中的各能量支路;
根据所述定子电流和/或所述定子电压振荡分量,确定各所述能量支 路对应的函数;
根据各所述能量支路对应的函数和变流器参数,确定所述双馈风电 机组变流器中能量补偿支路及其对应的能量补偿函数;
根据所述能量补偿函数,通过控制能量补偿支路对所述双馈风电机 组的次同步振荡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中的各能量支路,包括:电机 组励磁变流器中的各能量支路,以及网侧变流器中的各能量支路。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定子电流,确定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中各能量 支路对应的所述函数的通式,如公式1所示:
其中,Δidqs为定子电流的dq轴振荡分量,ω为振荡频率;ξ(ω)为势 能系数;η(ω)为耗散能系数。
进一步地,构建所述势能系数和所述耗散能系数的比值为稳定系数指 标,如公式2所示:
根据所述稳定系数指标和各所述能量支路对应的函数,确定各所述 能量支路的能量变化量和能量变化趋势标识;
根据所述能量变化量和所述能量变化趋势标识,确定目标能量支路;
根据所述目标能量支路及其函数,确定相应的能量补偿支路及其能 量补偿函数;
其中,所述能量变化量包括势能变化量和耗散能变化量,所述能量 变化趋势标识包括:势能变化趋势标识和耗散能变化趋势标识;所述能 量补偿支路,包括:反向势能补偿支路和反向耗散能补偿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