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多平台的中医诊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1395.1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H20/90 | 分类号: | G16H20/90;G16H10/60;G16H2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芳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平台 中医 诊疗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多平台的中医诊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装在智能移动手持终端上的云医案APP、中医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和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将三种平台进行集成设置,使得其功能较为全面,可以满足中医医师和科研人员的大部分使用需求;同时该系统安置在智能移动手持终端内,操作更加便利,并且方便携带,使医生可随时随地记录病人的病症信息,通过系统给出诊疗建议,为病人提供合理的用药和调理方法,同时在医院中也可进行推广,在医生进行查房时方便携带,随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为病人提出饮食方面的改善建议,并且基于远程医患的线上沟通,可以使患者在家就接受到专业的中医诊断,为医生和患者共同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中医诊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多平台的中医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类智能中医诊疗平台软件功能都较为单一,多数系统无法实现从临床收集医案到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给出最合理的诊疗意见和养生建议的功能,大多只能实现其中一环,无法满足中医医师和科研人员的使用需求;并且目前大多数系统的功能只能在电脑端进行实现,操作和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多平台的中医诊疗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中医诊疗平台软件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中医医师和科研人员的使用需求,以及多数只能在电脑端实现,操作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多平台的中医诊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装在智能移动手持终端上的云医案APP、中医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和中医辅助诊断系统;
所述云医案APP用于病患医案的录入和存储以及医案数据的检索查询;
所述中医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用于病患基本信息和刻下症的输入以及根据所述病患基本信息和刻下症为用户提供智能临床决策建议和智能匹配的名家真实医案进行参考;
所述中医辅助诊断系统用于结合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知识为病患提供饮食和调养建议,并实现在线应诊。
进一步地,所述云医案APP包括医案录入模块和医案查询模块;
所述医案录入模块用于通过键盘输入、语音识别输入和医案直接扫描方式进行病患医案的采集和录入,同时将录入的医案上传至云端存储以便进行数据挖掘与医案分析;所述医案查询模块用于基于预存储的大量医案数据,根据症状、疾病或名医进行医案查找,对查找所得的医案进行学习或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中医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包括病患信息输入模块、刻下症输入模块和中医诊断结果输入模块;
所述病患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病患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述刻下症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病患的刻下症;所述中医诊断结果输入模块用于根据病患的刻下症输入临床诊断结果和使用方剂。
进一步地,所述中医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还包括AI智能决策模块;
所述AI智能决策模块用于当医生未输入临床诊断结果时,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部门组织发布的权威临床规范性指南为基础,海量数据支撑,基于本体表达中医临床知识规则,并结合临床情景为医生提供最符合的临床指南;之后以海量多例名老中医典型案例为基础,使用Hadoop+搜索引擎的分布式存储计算,在中医名家典型案例库中为医生提供最符合的名家真实医案进行参考;然后根据输入的刻下症与病患基本信息推荐合适的中成药,并且包括药品的用量用法以及临床使用禁忌;然后基于知识库为医生推荐适合病人的养生建议,包括药膳、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最后依托知识库、solr引擎和深度学习算法为医生提供最适合病人的基层使用技术,包括熏蒸、药香、敷贴、刮痧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