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气冷堆吸收球停堆系统拆装用气氛隔离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81334.5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9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董岱林;瓮松峰;杜华;罗英;王小彬;黄新东;陈书华;杨其辉;湛卉;张弦;黄辉;熊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21C19/20 | 分类号: | G21C19/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气冷 吸收 球停堆 系统 拆装 气氛 隔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温气冷堆吸收球停堆系统拆装用气氛隔离方法及装置,气氛隔离装置包括上部隔离装置和下部隔离装置,所述上部隔离装置、下部隔离装置和压力容器顶盖之间形成封闭的隔离腔体,上部隔离装置和下部隔离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向隔离腔体内补充氦气,出气管用于排出隔离腔体内的空气,上部隔离装置上设置有过渡舱,所述上部隔离装置和下部隔离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上部密封环,所述下部隔离装置与压力容器顶盖连接处设置有下部密封环;还包括与过渡舱配合的移动车。本发明不仅能够避免拆装吸收球停堆系统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堆内破坏内部的氦气气氛,同时能够解决现有采用隔离膜密封导致易破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高温气冷堆主设备的拆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温气冷堆吸收球停堆系统拆装用气氛隔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吸收球停堆系统是高温气冷堆的一个关键系统,其作为第二套反应性控制系统,起到辅助停堆作用,与控制棒系统同时使用可使反应堆达到更低温度的冷停堆状态。吸收球停堆系统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顶盖上,一共有六套,在压力容器顶盖上成环形布置。
吸收球停堆系统的检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吸收球停堆系统进行检修之前,需要对吸收球停堆系统进行拆卸,将其吊运至具备检修的场地进行检修,待检修完毕后,再对其进行复装,来保证高温气冷堆的正常运行。
由于高温气冷堆的冷却剂是氦气,在拆卸及复装吸收球停堆系统时,不允许有空气进入反应堆内以免破坏内部的氦气气氛,从而影响反应堆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拆装吸收球停堆系统过程中需要设计隔离系统,避免空气进入反应堆内以免破坏内部的氦气气氛,专利(申请号:201310641701.9)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氦气循环风机和蒸汽发生器分离的工艺方法。见附图1:该专利采用隔离膜301来实施气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反应堆内部。在分离主氦风机42和蒸汽发生器时,需要先将隔离膜301将二者进行密封,当主氦风机42吊起一定高度时,然后将隔离膜的中间用第一密封夹305和第二密封夹306将其隔断密封,然后再将第一密封夹305和第二密封夹306之间的隔离膜剪断,这样主氦风机42与蒸汽发生器之间实现了分离。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隔离膜的破损,造成空气进入反应堆内,而且在复装过程中,需要用到两个隔离膜加上一个密封气囊,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温气冷堆吸收球停堆系统拆装用气氛隔离方法及装置,不仅能够避免拆装吸收球停堆系统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堆内破坏内部的氦气气氛,同时能够解决现有采用隔离膜密封导致易破损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高温气冷堆吸收球停堆系统检修用气氛隔离装置,包括上部隔离装置和下部隔离装置,所述下部隔离装置的下端与压力容器顶盖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下部隔离装置的上端与上部隔离装置拆卸式连接,所述上部隔离装置、下部隔离装置和压力容器顶盖之间形成封闭的隔离腔体,所述上部隔离装置和下部隔离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向隔离腔体内补充氦气,所述出气管用于排出隔离腔体内的空气,所述上部隔离装置上设置有过渡舱,所述上部隔离装置和下部隔离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上部密封环,所述下部隔离装置与压力容器顶盖连接处设置有下部密封环;还包括与过渡舱配合的移动车。
本发明的上部隔离装置、下部隔离装置和压力容器顶盖之间形成封闭的隔离腔体,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来调节隔离装置内部的氦气浓度,不仅能够避免收球停堆系统检修时空气进入压力容易导致的破坏内部的氦气气氛,且采用密封圈对上部隔离装置、下部隔离装置和压力容器顶盖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能够防止气体泄露,也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气氛隔离装置内部。
本发明采用过渡舱式的进出方式,进出方式简单,能够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气氛隔离装置内部。过渡舱体积小,气体置换效率高。
本发明所述气氛隔离装置为分体式结构,便于运输和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