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单面毛圈编织机及其编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81124.6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财;周刚;李文;吕韩涛;曾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领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9/14 | 分类号: | D04B9/14;D04B9/2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汪彩凤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单面 毛圈编 织机 及其 编织 工艺 | ||
1.新型单面毛圈编织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下盘组件、中盘组件和上盘组件,所述下盘组件包括有大盘、大盘齿轮、下针筒、鞍座、鞍座底圈、下山角和下织针,所述大盘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大盘齿轮与所述大盘传动连接,所述下针筒固设于所述大盘齿轮上方,所述鞍座通过鞍座底圈与所述大盘连接,所述鞍座上通过鞍座滑块连接所述下山角,所述下织针两侧分别与所述下针筒和所述下山角相抵设置,所述下山角设有若干个用来控制所述下织针运动的下山角轨道;
所述中盘组件设于所述下盘组件上方,所述中盘组件包括有中盘底圈,所述中盘底圈通过中盘支架固设于所述大盘上,所述中盘底圈上连接中盘切块,所述中盘切块上连接中盘山角,所述中盘切块一侧设有下针筒生克圈,所述下针筒生克圈上设有可横向往复运动的生克片;
所述上盘组件由上针盘座、上针盘、上山角座、上盘滑块、上山角和上织针组成,所述上山角设有若干种不同结构配合所述上织针的上山角轨道,上山角轨道与下山角轨道的数量一致,所述上织针与所述下织针的数量比为2:1,所述上针盘为双面针盘,所述上盘组件一侧设有喂纱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面毛圈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山角设有3段上山角轨道,每个上山角轨道上一个山角轨道为一路,六路为一组循环设置;所述下山角设有3段下山角轨道,每个下山角轨道上一个山角轨道为一路,六路为一组循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面毛圈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克片上设有成圈槽,所述成圈槽开口端为台阶结构,下方设有推纱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面毛圈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针盘使用每英寸32针;所述下针筒使用每英寸16针,所述下针筒内插有所述下织针和所述生克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单面毛圈编织机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上织针配合所述上山角做出针轨迹运作,编织双面底布,所述下织针配合所述下山角做平针轨迹运作,所述生克片配合所述中盘山角做平针轨迹运作;
步骤二:所述上织针配合所述上山角做平针轨迹运作,所述下织针配合所述下山角做出针轨迹运作,所述生克片配合所述中盘山角做出针轨迹运作,所述生克片辅助所述下织针编织单面布,且利用所述推纱槽制作毛圈,所述下织针配合所述下山角做收针轨迹运作,做退圈并将毛圈纱线编织在单面布上;
步骤三:所述上织针配合所述上山角做出半针轨迹运作,所述上织针出到集圈位置,所述下织针配合所述下山角做出半针轨迹运作,所述生克片配合所述中盘山角做出半针轨迹运作,所述生克片辅助所述下织针出到集圈位置参与所述上织针两面集圈编织吃纱,将上盘双面底布和下盘毛圈布编织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领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领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1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