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80765.X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王顺平;杭宏飞;张友龙;李涛;程方方;赖锐;廖顺杨;吴俊达;师雨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填充 支座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用于支撑基坑内的钢支撑,支座结构包括:埋设于基坑内壁的预埋机构,预埋机构露出基坑内壁的部分设有供承托钢支撑对应端部的承托板;可转动的置于承托板上的抵压板,抵压板抵靠于对应的钢支撑的端部;设于承托板上且一端抵靠于基坑内壁的顶推机构,顶推机构的另一端顶靠抵压板,通过顶推机构顶靠抵压板使得抵压板绕其可转动的连接处进行转动,进而紧紧抵靠所述钢支撑的端部,从而实现了将钢支撑顶撑于基坑内。本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施工便捷、实用性强等特点,采用填充式调节,不仅减少了钢支撑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垂直吊装机械的成本,而且保证了钢支撑的完整性,从而实现了钢支撑的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坑建设中,为了保持基坑稳定,通常在基坑中采用钢支撑加固技术对基坑支护进行加固;钢支撑一般采用一定壁厚的钢管,通过预埋锚板与支护结构连接。现有技术施工,通常做法为:钢支撑安装时,将钢支撑与预埋钢板顶紧焊接固定,需采用垂直吊装机械将钢支撑吊住,直至钢支撑焊接完成;钢支撑拆除时,采用垂直吊装机械将钢支撑吊住,直接采用火焰切割将钢支撑两端割除,钢支撑端头被破坏,直接造成钢支撑不能二次使用。上述安装钢支撑及拆除钢支撑的做法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对比传统钢支撑与预埋锚板焊接的方式,此发明无需焊接固定,采用填充式推顶的构造,充分利用装、放钢丸两种状态下钢支撑支座的紧固和松弛,从而实现钢支撑的便易安装和拆卸,结构受力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不仅减少了钢支撑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垂直吊装机械的成本,而且保证了钢支撑的完整性,从而实现了钢支撑的可重复利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用于支撑基坑内的钢支撑,所述支座结构包括:
埋设于所述基坑内壁的预埋机构,所述预埋机构露出所述基坑内壁的部分设有供承托钢支撑对应端部的承托板;
可转动的置于所述承托板上的抵压板,所述抵压板抵靠于对应的钢支撑的端部;
设于所述承托板上且一端抵靠于所述基坑内壁的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的另一端顶靠所述抵压板,通过所述顶推机构顶靠所述抵压板使得所述抵压板绕其可转动的连接处进行转动,进而紧紧抵靠所述钢支撑的端部,从而实现了将钢支撑顶撑于基坑内。
本发明一种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推机构包括具有顶部开口和侧部开口的安装盒以及盖设于所述顶部开口的顶推板,所述安装盒置于所述承托板上并与所述基坑内壁相贴,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盛装有钢丸;
所述抵压板挡设于所述侧部开口处,且所述抵压板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盒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顶推板的端部抵靠于所述安装盒的内壁,还对应抵靠于所述抵压板的上部,下压所述顶推板挤压所述第一空腔内的钢丸,所述顶推板的端部和所述钢丸一同顶推所述抵压板,使得所述抵压板绕其可转动连接处进行转动,进而所述抵压板的上部紧紧抵靠于所述钢支撑的端部,在所述顶推板下压后通过连接在所述安装盒上的限位杆限位固定。
本发明一种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盒的侧部开设有孔径大于所述钢丸直径的卸料孔,所述卸料孔处可拆卸的安装有封堵件。
本发明一种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盒的侧部对应所述限位杆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限位杆穿置于对应的贯穿孔并位于所述顶推板之上,从而将所述顶推板压设于所述安装盒的顶部。
本发明一种钢支撑的填充式支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座结构还包括垫设于所述抵压板和所述钢支撑的端部之间的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抵压板相贴的侧面为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源转换三层复合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豆芽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