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9983.1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钦生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C23G1/08;C23C22/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管壁 腐蚀 修复 工艺 | ||
1.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待修复的不锈钢管竖直放置,再将除锈内柱伸入不锈钢管内壁并反复抽拉,对不锈钢管内壁进行初步摩擦除锈;
S2、向除锈内柱下方持续输入盐酸溶液,直至盐酸溶液注满整个不锈钢管,完成对不锈钢管内壁的酸洗;
S3、将除锈内柱从不锈钢管内壁抽出后,使用去离子水将酸洗后的不锈钢管冲洗2-3遍,再将不锈钢管放入钝化液钝化40min,再用去离子水冲洗2-3遍后擦干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除锈内柱包括除锈内支撑柱(1),所述除锈内支撑柱(1)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圆板(2),所述除锈内支撑柱(1)上端设有上连接圆板(3),所述除锈内支撑柱(1)包括内置海绵柱(4),所述内置海绵柱(4)外端固定连接有反应外包层(5),所述反应外包层(5)内嵌设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牵引骨条(6),所述牵引骨条(6)包括竖向主骨线(7),所述竖向主骨线(7)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通孔(8),所述条形通孔(8)内设有横向副骨线(9),所述横向副骨线(9)两端均固定联机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还原性铁粉(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主骨线(7)内开凿有一对关于条形通孔(8)对称的内置空腔(11),所述内置空腔(11)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分隔膜(12),所述弧形分隔膜(12)外侧设有位于内置空腔(11)内的氯化铵粉末(13),所述弧形分隔膜(12)内侧设有位于内置空腔(11)内的热熔胶(14),所述横向副骨线(9)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且贯穿条形通孔(8)内壁的牵引短绳(15),所述牵引短绳(15)远离横向副骨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扯微球(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圆板(3)外端固定连接有磁铁环(301),所述磁铁环(301)的环宽与不锈钢管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圆板(3)上端开凿有透气孔(302),所述透气孔(302)的内径小于内置海绵柱(4)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外包层(5)由碳酸钙粉末聚合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副骨线(9)由Ni-Ti记忆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横向副骨线(9)的变态温度为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短绳(15)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侧向倒刺(1501),所述侧向倒刺(1501)的尖端指向横向副骨线(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扯微球(16)包括橡胶球囊(1601),所述橡胶球囊(1601)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微绒毛(160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壁的抗腐蚀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球囊(1601)内填充有二氧化碳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钦生,未经李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99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蟾蜍式可扩充型厨卫垃圾收集装置
- 下一篇:全方位防病毒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