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载用充气轮胎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8590.9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C15/04 | 分类号: | B60C15/04;B60C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载 充气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载用充气轮胎(2),其不仅能够抑制CBU损伤的发生,还能够抑制胎体帘布层(36)的拉拔的发生,耐久性优异。在该轮胎(2)中,胎圈(8)具有包围芯部(24)的至少局部的包覆层(28)。在胎体帘布层(36)包围芯部(24)的部分,包覆层(28)位于芯部(24)与胎体帘布层(36)之间。包覆层(28)由包含并列的多个包覆帘线(66)和覆盖这些包覆帘线(66)的包覆贴胶(68)的1片包覆帘布层(64)构成。包覆帘线(66)间的距离相对于胎体帘线(56)的外径之比为0.35以上且0.85以下。包覆贴胶(68)的硬度与胎体贴胶(58)的硬度之差为‑5以上且5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载用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的与轮辋嵌合的部分(以下也称为嵌合部。)包括胎圈。胎圈包括芯部,芯部由不锈钢制的钢丝缠绕而成。胎体架设于一个胎圈和另一个胎圈之间。胎体由至少一片胎体帘布层构成,胎体帘布层绕芯部折返。在安装于卡车、公共汽车等车辆上的轮胎即重载用轮胎中,通常使用钢帘线作为胎体帘线。
对于轮胎的嵌合部而言,以使芯部与胎体帘线接近的方式作用力。重载用轮胎在高内压及高载荷下使用。因此,有可能产生芯部与胎体帘线的微振磨损,产生伴随胎体帘线的断裂(Cord Broken Up:CBU)的损伤。为了提高轮胎的耐久性,进行了关于防止CBU损伤的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轮胎中,芯部被包覆材料包围。由此,在胎体帘布层与芯部之间配置包覆材料。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15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通过在胎体帘布层与芯部之间配置包覆材料,确保胎体帘布层与芯部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轮胎中,防止了芯部与胎体帘线的微振磨损,抑制了CBU损伤的发生。
但是,通过用包覆材料包覆芯部,芯部的部分在外观上外径较大。作用在胎体帘布层上的张力会使芯部旋转,与仅有芯部的情况相比,欲使该芯部的部分旋转的移动较大。因此,根据在芯部与胎体帘布层之间产生的剪切应变的程度,有可能在芯部与胎体帘布层之间产生伴随剥离(胎圈芯部松动)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保持芯部与胎体帘布层的一体性,因此,通过作用于胎体帘布层的张力,有可能使配置在芯部周围的胎体帘布层即胎体帘布层的折返部被拉拔。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抑制CBU损伤的发生而且还能够抑制胎体帘布层的拉拔的发生的耐久性优异的重载用充气轮胎。
本发明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重载用充气轮胎具备一对胎圈和架设于一个胎圈与另一个胎圈之间的胎体。所述胎圈具有芯部、位于所述芯部的径向外侧的三角胶以及包围所述芯部的至少局部的包覆层。所述胎体具有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包含并列的多个胎体帘线和包覆这些胎体帘线的胎体贴胶(topping)。所述胎体帘线为钢帘线,所述胎体帘布层绕所述芯部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返。在所述胎体帘布层包围所述芯部的部分,所述包覆层位于所述芯部与所述胎体帘布层之间。所述包覆层由1片包覆帘布层构成,该包覆帘布层包括并列的多个包覆帘线和包覆这些包覆帘线的包覆贴胶,所述包覆帘线是由有机纤维构成的帘线。所述胎体帘线间的距离相对于所述胎体帘线的外径之比为0.35以上且0.85以下,所述包覆贴胶的硬度与所述胎体贴胶的硬度之差为-5以上且5以下。
优选地,在该重载用充气轮胎中,所述包覆贴胶的硬度比所述胎体贴胶的硬度低。
优选地,在该重载用充气轮胎中,所述包覆贴胶的硬度为62以上且75以下。
优选地,在该重载用充气轮胎中,所述包覆帘布层的厚度为0.7mm以上且1.4mm以下。
优选地,在该重载用充气轮胎中,所述覆顶帘线的粗细为700dtex以上且1300dtex以下。
优选地,在该重载用充气轮胎中,所述包覆帘线相对于周向所成的角度为25°以上且7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