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渗透油田酸化压裂用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8127.4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泰余;李平;侯军刚;吴文超;刘超;尹良田;王伟;张倩;苟利鹏;郑勇;马丹;李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明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中孚凯宏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33/13;C09K8/514;C09K8/516;C09K8/62;C09K8/7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油田 酸化 压裂用 凝胶 泡沫 分流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透油田酸化压裂用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及使用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暂堵剂粒径大小不匹配,强度不足,地层配伍性差,不能进行有效的控水,重复酸化压裂改造后的部分油井长期高含水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凝胶剂:1.0~7.0份;起泡剂:0.1~1.0份;泡沫稳定剂:0.1~0.6份;促凝调节剂:0.1~0.5份;水。在注水井或油井首先注入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然后注入气体,在井筒和地层运移过程中形成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最后进行正常的酸化或压裂工艺,注入酸液或压裂液;施工结束后通过注水或采油将低压渗透层的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体系破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中油水井酸化、压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油开采中油水井酸化、压裂用暂堵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渗透油田酸化压裂用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注水油田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后,大多数低渗透油层已处于高含水状态,老裂缝控制的原油已接近全部采出,裂缝成了主要出水通道。
目前,传统的酸化技术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进行常规酸化施工时,往往会造成酸液的“指进”现象。使得高渗透大孔道或裂缝溶蚀过度,最终导致出水孔道与出油孔道相互沟通,造成常规酸化后油井含水上升,而导致增油效果不显著。原有的裂缝控制的原油产量已经接近全部采出,裂缝成了水的主要通道。传统的压裂成功率低、增产量低、有效期短,重复压裂后高渗区域裂缝得到进一步扩展,含水持续上升。而常规的暂堵酸化或暂堵压裂技术存在暂堵剂强度不够、粒径大小不宜选择,与地层的适配性差,从而导致提压不够,甚至导致暂堵酸化或暂堵压裂失败,同时普通暂堵剂残渣对地层还能造成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渗透油田酸化压裂用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暂堵剂粒径大小不匹配,强度不足,地层配伍性差,不能进行有效的控水,重复酸化压裂改造后的部分油井长期高含水的问题。其不受颗粒粒径影响,泡沫强度更大,能有效的进行控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渗透油田酸化压裂用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凝胶剂:1.0~7.0份;
起泡剂:0.1~1.0份;
泡沫稳定剂:0.1~0.6份;
调节剂:0.1~0.5份;
水;
以上原料总计100份。
上述原料中:
所述凝胶剂为水玻璃,模数为1.5-3.5;
所述泡沫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可溶性淀粉;
所述调节剂为尿素;
所述起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脂肪醇硫酸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酸化压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注水井或油井首先注入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然后注入气体,在井筒和地层运移过程中形成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最后进行正常的酸化或压裂工艺,注入酸液或压裂液;施工结束后通过注水或采油将低压渗透层的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体系破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发明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和常规化学分流剂相比,不受颗粒粒径影响,二次伤害小,成本较低且暂堵深度容易掌控,适应性更广。
2、本发明凝胶泡沫暂堵分流剂,结合了泡沫暂堵技术和凝胶技术,泡沫强度更大,大大降低了气体滤失率,措施后较长时间内仍对出水孔道有封堵性,可以大大延缓含水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明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中孚凯宏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明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中孚凯宏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1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