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7928.9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武;高山;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抗病 新品种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方法,过程包括:选择高产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种R为亲本,与抗蚜虫品种川抗77杂交,得F1代;F1代自交得F2代,种植F2代,筛选出抗病植株;将筛选得到的抗病植株与抗病品种R回交,得BC1F1代;使BC1F1代自交,得BC2F1~BC7F1代,选出稳定遗传的BC7F1代;将BC7F1代与耐盐碱性品种山农N02杂交,得BU1C7F1代,将BU1C7F1代自交,直至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同时具备多种抗病性,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棉花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我国的棉花单产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我国棉花面积在5000万亩以上。新疆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宜棉区域广阔,近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均在3000万亩以上,其单产、总产均居全国植棉省(自治区)之首。新疆也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优质棉主产区,其中北疆早熟植棉区约有棉田800万亩左右,是新疆重要植棉区之一,也是种植优质陆地棉得天独厚的生态区,该生态区生产的优质原棉占全国出口棉的80%以上,是我国和新疆最主要的出口棉基地。随着棉田连作年限延长,棉花枯黄萎病也迅速蔓延,已成为棉花继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目前全疆80%以上的棉田受枯黄萎病危害。而且,蚜虫和棉铃虫的危害也对棉花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主要是通过选育抗病新品种的方法,来提高棉花的抗病效果,进而提高其产量。但是目前棉花的育种技术,大多只局限于抗某一种特定的疾病,并不能同时将多种抗病基因整合在一个品种中,加之棉花患病的种类有很多,因此,只选育出特定抗一种棉花病的品种并不能满足大量生产的需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同时具备多种抗性特质的棉花品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方法,该品种同时具备多种抗病性,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棉花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择高产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种R为亲本,与抗蚜虫品种川抗77杂交,得F1代;
2)F1代自交得F2代,种植F2代,筛选出抗病植株;
3)将筛选得到的抗病植株与抗病品种R回交,得BC1F1代;
4)使BC1F1代自交,得BC2F1~BC7F1代,选出稳定遗传的BC7F1代;
5)将BC7F1代与耐碱性品种山农N02杂交,得BU1C7F1代,将BU1C7F1代自交,直至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新品种。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分别将控制棉花枯萎病、黄萎病、蚜虫和盐碱性的基因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导入同一棉花高产品种中,育成含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基因系,进而将4种抗性基因聚合在同一棉花品种中,获得棉花新品种,且,选育得到的棉花新品种仍然具备高产、抗病等优质特性,每亩增产15-21%,较逐个导入法,节约了育种年限。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产抗病品种R为冀863或辽棉10号。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辽棉10号和冀863棉花品种均具有高产、抗黄萎病的特性,将其作为亲本,可以省去筛选抗枯萎病、高产品种的过程,缩短育种年限。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选择黄萎病和枯萎病频发的田地对F2代进行种植,并将黄萎病棉花的枯枝落叶铺设于田地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