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步进轴扫CT重建中拼接伪影的去除方法及电子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7686.3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3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曾凯;冯亚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刘菊兰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进 ct 建中 拼接 去除 方法 电子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步进轴扫CT重建中拼接伪影的去除方法及电子介质,应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进行CT扫描,获取投影数据:采用锥束重建算法对所有投影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对重建后的所有图像进行非线性滤波,输出滤波后图像;获取第k次扫描和第k+1次扫描之间交界区域及其附近的共P层图像,计算每个图像的距离权重和组织结构权重,根据距离权重和组织结构权重对P层图像进行图像更正,去除拼接伪影,直至对N次CT扫描的所有数据完成图像更正,获取去除拼接伪影的最终图像。本发明通过对步进轴扫的交界区域图像进行图像更正,去除交界区域的拼接伪影,计算效率高,提高图像质量,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辅助,能满足临床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步进轴扫CT重建中拼接伪影的去除方法及电子介质。
背景技术
CT医学成像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之后经过了长足的进步,扫描速度从开始要几分钟到现在的0.2秒。探测器排数也从开始的单排双排,到现在的64排,128排,甚至256排。这其中的变化不单单是系统硬件的升级换代,系统的图像重建技术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初期的CT系统由于只有一排探测器,所以X射线束是扇形束,所用到的重建技术也都是二维的扇形束重建技术。因为每次只能扫描一层,整个扫描需要很长的时间,后来多排CT引入就是为了加快扫描的速度,比如16排,32排的系统。这时候X射线也变成了三维的锥形束,和之前的几何结构有了些区别,所以必须要用锥形束重建技术来重建图像。虽然锥形束精确重建技术的数学理论已经被提出来很久,但是由于算法的复杂性,还是没有能够普遍的应用到系统中。目前主流产品中所应用的锥形束重建技术都是基于FDK算法的近似算法。除了这些解析类的算法之外,还有应该用迭代重建算法来减少误差,改善图像质量。迭代算法虽然能够改善图像质量,但是算法的计算量很大,很难满足临床的实际应用。
步进轴扫是CT扫描中常用的扫描方式,每次采用圆周扫描的方式,扫描患者的一部分身体部位。由于圆周扫描的特殊性,接受扫描的整体区域的图像质量并不一致,通常是中心层面最好,越偏离中心层面,锥角越大,图像质量越差。这主要的原因是重建误差和锥角(正比于探测器的排数)的平方成正比,随着探测器排数的增加就会带来很大的误差。除了锥角原因,其他因素,如:射束硬化、Z轴采样、部分容积效应等也会引起图像不均匀和伪影。这些图像质量的不均匀,很容易在步进扫描的交界区域附近产生伪影,导致图像不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步进轴扫的交界区域存在拼接伪影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步进轴扫CT重建中拼接伪影的去除方法及电子介质,通过对步进轴扫的交界区域图像进行图像更正,去除交界区域的拼接伪影,计算效率高,提高图像质量,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辅助,能满足临床需求。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步进轴扫CT重建中拼接伪影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CT扫描,获取投影数据:设置扫描协议,对需要扫描的区域进行N次CT扫描,相邻两次扫描之间有交界区域,扫描覆盖范围为C,每次扫描中获取M层投影数据;
S2、图像重建:采用锥束重建算法对所有投影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其中对第k次扫描获取的投影数据进行重建的图像为volume_k,volume_k中第m层的图像为slice_m,则第k次扫描、第m层的图像可表示为;其中,k=1,2…N,m=1,2…M;
S3、图像非线性滤波:对重建后的所有图像进行非线性滤波,输出滤波后图像;
S4、图像更正:获取第k次扫描和第k+1次扫描之间交界区域及其附近的共P层图像,计算每个图像的距离权重和组织结构权重,根据距离权重和组织结构权重对P层图像进行图像更正,去除拼接伪影,获取更正后的图像;
所述S4中获取更正后的图像,其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