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钒钢精准增氮的方法以及含钒钢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7658.1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邓长付;刘志明;曾令宇;赵科;王冠;张建平;覃小峰;刘志龙;刘剑锋;佟迎;林伟忠;马欢;杨庆军;穆康锋;邱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34 | 分类号: | C21C5/34;C21C7/00;C21C7/06;C22C38/12;C22C38/04;C22C3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精 准增氮 方法 以及 含钒钢 制备 | ||
1.一种含钒钢精准增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氮前所述含钒钢的化学成分包括:V0.025-0.04wt%、N 50-70ppm;
所述方法包括:
从转炉出钢开始到出钢结束后3~5min内向钢水中第一次吹氮,出钢结束后,取样检测所述钢水中N含量达到目标氮含量的70~90%后;然后,按照每立方米氮气增氮5~8ppm向所述钢水中第二次吹氮,直至所述钢水中N含量达到目标氮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钒钢精准增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氮含量为90~130ppm;向钢水中第一次吹氮,出钢结束后,取样检测所述钢水中N含量达到70~110ppm后,按照每立方米氮气增氮5~8ppm向所述钢水中第二次吹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钒钢精准增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转炉出钢开始到出钢结束后3~5min内向钢水中第一次吹氮的步骤包括:
转炉出钢开始先向钢水中吹预设体积的氮气,然后转为按照0.2~0.4m3/min向钢水中吹惰性气体;
可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钒钢精准增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水体积为17~19m3;所述预设体积为6~8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钒钢精准增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转炉出钢开始到出钢结束后3~5min内向钢水中第一次吹氮,出钢结束后,取样检测所述钢水中N含量达到目标氮含量的70~90%后的步骤包括:
转炉出钢开始到出钢结束后3~5min,向钢水中第一次吹氮的过程中,对钢水取样采用直读光谱仪检测N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钒钢精准增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照0.2~0.4m3/min向钢水中吹惰性气体的步骤还包括对钢水进行弱搅拌;所述转炉出钢完毕后,向钢水中第二次吹氮的步骤还包括对钢水进行强搅拌。
7.一种含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脱氧;
加入钒氮合金;以及
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钒钢精准增氮的方法进行增氮后,浇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脱氧步骤,包括:转炉终点,控制钢水中碳含量达到0.08%及以上;
当碳含量每降低0.01%时,向钢水中加入14~16kg碳粉进行预脱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入钒氮合金步骤,包括:
出钢三分之一时,向所述钢水中加入40~60kg钒氮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钒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炉下炉出钢前,按照0.7~1.0m3/min,向钢包底吹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6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