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7456.7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赤平;张建强;栗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民太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20/00;G06N20/10;G06Q40/08;G06F16/953;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主动 识别 事故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车辆上安装车联网硬件设备,安装的车联网硬件设备包括ADAS和DSM,ADAS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DSM为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
S2、搭建车联网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以实现车联网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
S3、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分析车联网数据并提取特征因子,基于行业知识构建专家打分模型,基于历史事故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最终组合得到事故识别模型;
S4、基于事故识别模型进行事故主动识别;
S5、获取事故的车联网数据,车联网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其中,结构化数据包括车辆位置、车速、风险事件;
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图片、视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具体步骤如下:
S21、从IoT平台采集车辆的实时数据;
S22、通过大数据平台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解码和规整,以形成统一的数据模型;
S23、根据业务的需要将信息存储在实时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实现平台的工具包括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分布式大数据存储Hadoop、Hbase,大数据处理Spark、Flink,关系型数据库Oracle、Mysq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1中,采集的数据包括车辆实时位置、车辆速度、车辆运行轨迹、驾驶员的风险报警和道路状况信息,相关信息反映了车辆的驾驶状态和驾驶行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专家打分模型计算分值,达到分值的就判断成事故,专家打分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采集历史事故的数据信息;
从大量的历史事故中总结经验并结合数据,以提取出具有识别事故功效的特征因子;
对不同特征因子赋予不同分值,并对这些特征因子进行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出结果来识别事故,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采集历史事故的数据信息;
从数据出发,对历史事故及其对应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分析建模,训练得到一个事故识别结果为是与否的二分类的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学习模型为线性模型,包括LR、SV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学习模型为非线性模型,包括决策树、神经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主动识别事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当车辆本身具有ADAS和DSM功能时,不需在其外部加装ADAS和DS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民太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民太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4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