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6571.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晏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辰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4;H01M10/6551;H01M10/653;H01M10/6562;H01M2/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3 | 代理人: | 魏振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功能 蓄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蓄电池,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中散热片位置不可调节,导致散热片外壁容易吸附电解液,影响蓄电池的散热效率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的外部设有外散热组件,壳体内设有内散热组件,壳体内纵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增强壳体强度的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柱和螺旋散热片;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外散热组件,外散热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壳体外部的散热,保障了蓄电池的正常工作,同时移动板的位置灵活可调,提高了蓄电池的散热效率,加强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壳体的支撑,同时还能够对壳体内电解液起到散热的作用,避免了电解液过热导致蓄电池损坏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属于二次电池。蓄电池充电时,正负极活性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从而存储电能,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化学反应和本身蓄电池内阻的存在会使得蓄电池产生热能,蓄电池的温度会升高,温度的集聚易导致蓄电池的鼓胀。
中国专利CN208570667U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包括电池槽和安装在电池槽上方的电池盖,电池槽内由间壁分隔成若干个互不相通的单格,每个单格内设置有极板组和电解液,极板组上设有极柱,极柱引出电池盖,所述电池槽包括底板和围合在底板四周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之间由若干加强柱连接,加强柱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有导热棒,但是该装置中散热片位置不可调节,导致散热片外壁容易吸附电解液,影响蓄电池的散热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蓄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蓄电池,包括壳体,壳体的外部设有外散热组件,壳体内设有内散热组件,壳体内纵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增强壳体强度的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柱和螺旋散热片,加强柱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加强柱的外部套设有螺旋散热片,螺旋散热片为铬合金片,以解决现有装置中散热片位置不可调节,导致散热片外壁容易吸附电解液,影响蓄电池的散热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蓄电池,包括壳体,壳体的外部设有外散热组件,壳体内设有内散热组件,壳体内纵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增强壳体强度的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柱和螺旋散热片,加强柱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加强柱的外部套设有螺旋散热片,螺旋散热片为铬合金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外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一散热板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散热板上均布有多个散热孔,第一散热板的底部固定在壳体的外壁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内散热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内散热组件包括安装框和散热座,安装框的内部设有散热座,安装框的上壁和下壁均布有多个上卡座,安装框的左右两侧壁均布有多个侧卡座,上卡座和侧卡座分别通过卡扣与散热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散热座内安装有螺杆,螺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螺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止动块,螺杆上套设有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分别通过螺纹与螺杆连接,第二螺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散热板安装座,散热板安装座上水平均布有多个第二散热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二散热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散热槽,散热槽内填充有吸热材料,散热槽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散热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移动板上还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清理散热机构的移动座和固定座,移动座和第一螺纹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散热座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辰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辰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6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