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条件下透平叶片前缘冷却测试的实验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76074.2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慧;刘铸锋;张荻;景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条件下 透平 叶片 前缘 冷却 测试 实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旋转条件下透平叶片前缘冷却测试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实验段,用于探究旋转透平叶片前缘测试段内部-气膜耦合冷却结构的换热特性及影响因素;所述旋转实验段包括:
旋转底座(1),用于作为所述旋转实验段的承载、旋转装置;
叶片前缘测试段(2),用于模拟透平叶片内部-气膜耦合冷却结构,实现对其换热特性及影响因素的探究;
丝网加热器(3),用于将部分进气加热为预设温度的来流,模拟实际叶片的高温进气主流;
平衡配重系统(20),用于增加叶片前缘测试段(2)对侧的重量,维持所述旋转实验段的平衡;
集气室(21),用于汇集叶片前缘测试段(2)流出的横流和掺混气流;
静止驱动段,用于为所述旋转实验段进行气体供应、收集及能量供给;所述静止驱动段包括:
供气装置,用于供应所述旋转实验段所需进气;
变频驱动电机(9),用于供给所述旋转实验段所需的旋转动力;
电源装置,用于对所述丝网加热器(3)进行能量供给;
真空室(17),用于收集所述旋转实验段抽出的气体;
分流阀(5),用于将进气按流量分配至两个旋转进气通道;其中一路旋转进气通道与丝网加热器(3)相连通,另外一路旋转进气通道与叶片前缘测试段(2)相连通;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用于对实验过程中叶片前缘测试段(2)的温度信息和各处通道内气体的压力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所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包括:
温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实验过程中叶片前缘测试段(2)的温度变化信息;
压力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采集静止驱动段、旋转实验段的气体压力信号;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叶片前缘测试段(2)的液晶显色变化;
数据处理系统(29),用于接收采集的液晶显色变化、温度信息和压力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实验结果;
其中,所述旋转实验段和静止驱动段之间采用多通道旋转接头(11)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实验段中,
所述集气室(21)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底座(1)的中心;所述叶片前缘测试段(2)、所述丝网加热器(3)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底座(1)的一侧,所述平衡配重系统(20)安装在所述旋转底座(1)的与所述叶片前缘测试段(2)相对的一侧;
所述旋转底座(1)设置有抽气孔(19)和进气孔(4);所述进气孔(4)与所述丝网加热器(3)及叶片前缘测试段(2)相连通;所述抽气孔(19)与所述集气室(21)的出口相连通;所述丝网加热器(3)的出气端通过气体渐缩通道(27)与所述叶片前缘测试段(2)相连通;
所述叶片前缘测试段(2)设置有进气通道(203)、冲击室(210)和气体掺混通道(209);
所述进气通道(203)与所述冲击室(210)之间设置有射流冲击板(206);所述射流冲击板(206)上开设有射流孔,用于连通所述进气通道(203)与所述冲击室(210);
所述冲击室(210)与所述气体掺混通道(209)之间设置有叶片前缘靶面(211);所述叶片前缘靶面(211)开设有气膜冷却孔和喷淋头冷却孔,用于连通所述冲击室(210)与所述气体掺混通道(209);
所述进气通道(203)设置有横流抽吸孔(201)和冷却气流进气孔(204);所述横流抽吸孔(201)通过横流抽吸通道(25)与所述集气室(21)相连通;所述横流抽吸通道(25)设置有闸阀(24);所述冷却气流进气孔(204)与所述进气孔(4)相连通;
所述气体掺混通道(209)设置有射流抽吸孔(207)和加热来流进气孔(213);所述加热来流进气孔(213)通过气体渐缩通道(27)与丝网加热器(3)相连通;所述射流抽吸孔(207)通过射流抽吸通道(23)与所述集气室(21)相连通;所述射流抽吸通道(23)设置有闸阀(24)和孔板流量计(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条件下透平叶片前缘冷却测试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温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实验过程中射流冲击板(206)和叶片前缘靶面(211)的温度变化信息;
压力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采集分流阀(5)、闸阀(24)处的气体压力信号;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射流冲击板(206)和叶片前缘靶面(211)的液晶显色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60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