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车辆电池的方法、装置及电池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75825.9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瞿松松;冯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5;G01R31/38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车辆 电池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车辆电池的方法、装置及电池检测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电池检测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车辆电池的噪声关系表;对车辆电池施加负载;获取对车辆电池施加负载后的第一总电流、以及,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根据第一总电流、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并且结合噪声关系表,计算真实负载电压;获取车辆电池的开路电压;根据真实负载电压、开路电压和所述负载电流,计算车辆电池的内阻。通过预先获取针对车辆电池的噪声关系表,利用噪声关系表计算真实负载电压,再结合开路电压和负载电流准确地计算出电池内阻,以根据电池内阻准确判断电池健康程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电池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车辆电池的方法、装置及电池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车上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汽车电池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能够正常启动汽车,还需要在一些特定场景能够给车上的电器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若汽车长期使用不健康的电池,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对汽车电池进行周期性的保养测试,以判断汽车电池是否健康或能否满足使用需求,若不健康或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则需要及时对汽车电池进行更换。
对于判断汽车电池是否健康,传统的电池检测方案一般是通过电池检测仪检测电阻的内阻,再根据电阻的内阻的大小判断汽车电池是否健康:首先通过对电池施加负载,测量负载电压以及施加负载后产生的电流,然后释放负载,测量电池开路电压,通过公式电池内阻=(开路电压-负载电压)/电流,即可计算出电池内阻的大小。
然而,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电池检测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电池检测过程中,无论是对电池施加负载或释放负载时,汽车电子设备都会消耗电流,消耗的电流会反馈相应的电压至电池检测设备,并且反馈的电压是不确定的,这会对开路电压或负载电压的检测结果产生极大的干扰,使得开路电压或负载电压的检测值偏离真实值,从而导致电池内阻的检测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车辆电池的方法、装置及电池检测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池检测中由于受到噪声干扰致使检测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车辆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检测设备,所述电池检测设备包括电流检测装置,所述电池检测设备通过开尔文连接器与车辆电池连接,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与所述车辆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针对所述车辆电池的噪声关系表,其中,所述噪声关系表包括噪声电流和噪声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车辆电池施加负载;获取对所述车辆电池施加负载后的第一总电流、以及,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根据所述第一总电流、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负载电压,并且结合所述噪声关系表,计算真实负载电压;获取所述车辆电池的开路电压;根据所述真实负载电压、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负载电流,计算所述车辆电池的内阻。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车辆电池施加负载,包括:在预设时长内对所述车辆电池施加预设大小的负载;所述获取对所述车辆电池施加负载后的第一总电流、以及,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预设时长内以预设时间间隔分别对施加所述负载后的总电流、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进行采集,以获取多组所述施加所述负载后的总电流、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分别计算多组所述施加所述负载后的总电流、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以得到所述第一总电流、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负载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